六祖坛经义解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

第一集

今天开讲《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先诵此《钟声偈》。

「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六祖慧能大师(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放掌。今天有缘跟大家在这里边讲「六祖法宝坛经」,首先讲一下我跟「六祖坛经」的一点缘,事实上这算是我第四次讲「六祖坛经」。第一次是在十多年前,我还在家的时候,在「达拉斯佛学社」讲了七个月,讲了七个月以后就闭关了,闭关三年,后来出家了,在庄严寺又讲了一遍,这是第二次,然后,回来台湾的时候也讲过,不过没讲完就是了,因为某种因缘,所以换成讲别的经。因此跟这部经呢,可以说是缘很深,本来我跟道庆法师说,我要讲一部我拿手的经,那是因为我的印象中,我最早讲的经,就是这一部,我讲这部经时,是在家的时候,在那以前我曾听过人家讲了几次经,那是在上高中的时候,也听不太懂,后来学佛以后,因为大部分都在美国,听经的机会不多,主要都在看书,所以我到「达拉斯佛学社」去,本来是抱着要去学习 的心,没想到一去,却变成去那边讲经,我自已实在是没想到。这部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看起来很简单,为什么呢?因为他用词、用字很简单,讲的道理好象也很简单,所以一般很容易把它讲成什么「励志」儒家的这些东西来看,所以很容易被误解。这回我跟道庆法师讲过以后,因为要讲,就再看一次,唉唷!不得了,怎么这么深呢!而且以前说是拿手,现在已经不敢再说拿手,连拿脚都不能说了。因为这里面都是禅师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所以很深,现在什么都不敢说。不过答应要讲,所以就要勉强讲一讲。虽然有摄影机在这边,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要那么紧张,还是照常像平常讲经一样,他们拍摄,就好象是偷拍 的一样(众笑),这样比较好,比较自然一点。

因为要讲「六祖坛经」所以必须要介绍一个东西,就是所所谓的「禅」。因为「六祖坛经」大家都知道是禅宗的东西。禅宗从西天传来,总共传了二十八祖。然后,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到东土来,传给二祖慧可大师,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以前,包括五祖,他的师傅传给他的时候,都是以「楞伽经」印心。什么叫印心懂吗?这都是耳熟能祥,但你究竟诘起来的话,又好象什么都不懂了。「印心」就是心里面与所证的理互相印证,叫做「印心」。这个「庸又有印可的意思,就好象董事长,人家写的签呈,董事长拿来一看,然后说「可以」,「照准」盖个章,那叫「印可」,所以那个「庸是这个意思。「印心」是什么啦?是师父修的一个境界,教给徒弟,徒弟照着去修,修完了以后,不知道对不对,所以就来跟师父对照一下,「对照一下」就叫作「呈」,呈出来以后,师父说「汝亦如是,吾亦如是」,这个就叫印可。印了以后,小则等于证明他开悟了,大的话就传给他祖师位,就这样子。

所以「六祖坛经」是禅宗的经典。在五祖以前所传的都是「楞伽经」,五祖以后就开绐用「金刚经」来印心。印心刚刚讲过是心的印证,有时候要在经典的辅助,那经典就是「楞伽经」,五祖以后就是用「金刚经」,六祖以后再加一部经就是「六祖法宝坛经」。所以习 禅的人,六祖以后的人都要修至少这两部经。当然还有许多经,譬如说「圆觉经」、譬如说「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这些都是必修的。未法时期有一个误解,以为习 禅,什么都不要了,所谓「不由文字」嘛!这以后会讲到的。事实上不是这样子,你还要通达经教,这个佛的道理,你要懂得。

好!所以「六祖坛经」是一部禅经,因为要讲禅,所以先介绍,如何是「禅」?

这里讲到「禅」呀!不同的人就修不同的「禅」,因此有不同的禅的境界。「禅」对不同的人,意义也就不同,那「禅」的意义,就一般的意义有两种,第一个就是「思维修」,「禅」梵文叫「DiaNa」,拉丁拼字是「Dhydna」,中文翻作「禅那」,但中国人很会省略,就把「那」字省略掉,简称「禅」,事实上全文是「禅那」。咦,怎么啦!我本来是要讲台湾话,讲得都忘了,这样子两款都讲,这儿讲讲、那儿讲讲,大家都听得懂,大家也都听不懂(众笑)。「禅那」台湾话叫「禅」(Siam),南部人说「闲」,同样的意思,但原音是「DiaNa」,北京话叫「禅那」,台湾话变作「显挪」,不好听呢!那日本人说是「Zen」,「禅」那个汉字日本话念作「Zen」。

这个「禅」的意思是什么?头一个是思维修,思维修的意思。因为你要了解这「六祖坛经」,你就要对这些事情先知道,才有可能说了解;第二个意思是「静虑」。先解释「思维修」。首先说「思维」,「思维」是什么意思呢?在佛法里面所说的「思维」,和我们普通言语所说的思维是同字,但意思不同。一般世间法说的思维,是思想的意思,在心坎里想,一直想,想说,明天这张票要怎么(支),才可以,那就是思维。但在佛法里不是想这些,也不可以想支票或汇钱,这些都不可以想,那不是思维。若真是「思维」,是「思维佛理」,把心理所有的污垢、垃圾、「垢迷」(日语垃圾)都要清一清,什么「垢迷」呢?標会、支票、还是所有那些事情都不要想,心先静下来,一心澄净后,「澄净」的意思就是澄清,就好象是水,放明矾下去就会澄清,较清以后再来思维,思维什么,思维清净的佛法,你若是用污染的心来思维清净的佛法,你思维不动,那以佛法说是「不相应」,所以先要静坐,让它澄清了以后,把垃圾清掉了,才开始思维佛法,思维佛法就会开智慧。所以坐下去让它澄清,澄清就叫做「定」,定后就是「止」,定后思维,这就叫「观」,观就是「智慧」,有智慧才会观。用什么来观呢?用「智慧之眼」来观,有智慧之眼才能观,那个眼是指「智慧之眼」,不是我们普通人的这个眼睛,不是这个肉眼。所以,「思维修」即一般所说的「禅」的意思,(「禅」的意思)第一个就是「思维修」。就是坐在那儿,运用一些佛法,你要定、或止、或澄清你的心,有很多方法,那些方法现在无法解释那么多,当然简单地说,譬如数息观、念佛观、不净观,因缘观,这些都可以使我们的心停止,烦恼较少,那时再来思维佛法,那么这些道理,像那样子地修,就叫做「修禅」或「习 禅」。所以「习 禅」怎么习 呢?就是思维修,用思维的方法来修,这是头一项「禅」的意思。第二个意思就是「静虑」,其实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差不多,讲法稍微不同而已。这个「静」是让心先静下来,「虑」就是思虑,也就跟「思维」差不多。所以讲法不一样、用词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所以这是一般「禅」的意思。这「思维修」和「静虑」它的道理是什么?因为澄心以后,把心澄下来以后,然后去思维佛法,就转八识,薰转八识,也就是薰习 这个心,然后把业力转过来,由于这个「思维」的力量,就可以把它转过来。那你问说,「这样就可以转呀」?「可以噢」!这「转」很利害。譬如说有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想发财,一直在想钱,那么整个心就是个$(美元标识),「欧卡内」(日语,钱),要不然这个也不错,这「¥」日本元(日元记号),整个心就写这个字,整个心也就被它转去,这就是说贪财的人,或有些好色的人,一天到晚都想那种事情,出口也那种事情。所以,这就是因为一直在薰习 的关系,他常在想,常想就爱做那样的事,做那种事就成为那种人。所以,现在要反过来,去思维一些清净的法,用那清净的法,如同把它洗掉,把它矫正过来,那就叫做薰习 。刚才谈至到「静虑」,「静虑」跟「止观」意思是一样的。「静」就是「止」,「虑」就是「观」。「止观」的「止」是什么?「止」就是止息烦脑恼,止息烦脑恼、妄想尘劳。烦恼大家大概知道,但一般不太清楚。「烦恼」在佛法里面是个特殊的名词,它代表的就是「贪、嗔、痴」三毒,主要是三毒。但是「烦恼」有很多种,有「根本烦恼」、「随烦恼」。「根本烦恼」是六大烦恼,「随烦恼」是二十烦恼,所以有很多。什么是「烦」?「烦」是你的心坎会烦烦的,那感觉就是「烦」,心不定的情况叫「烦」,「恼」呢?「恼」就是气恼,心的动向比较大的时候就叫「恼」,像说「你把我恼到了」,所以「恼」是比较大的动向,「烦」是比较小的动向,但是心动就有苦,「起信论」里讲,「心动即有苦,果不离因故」。所以「烦恼」就是心动的现象,而「妄想」是心坎自个儿乱想,称为妄想。「尘劳」跟「烦恼」意思是一样的,「尘」就是「六尘」,外面的「五尘」和里面的「意尘」合起来称为「六尘」,「六尘」使这个心「劳动」,所以叫「尘劳」。一劳动就有苦,因为我们人不但是「身」好逸恶劳,这个「心」也是好逸恶劳,所以一劳动就觉得苦,所以「尘劳」是「烦恼」的代名词。

以上是介绍「禅」或「禅那」的一般意思,接下去来介绍「禅」的特殊意义。

「禅」的特殊意义有五种。第一个是「凡夫禅」,第二个是「外道禅」,第三个是「小乘禅」,第四个是「大乘禅」,第五个是「最上乘禅」。这五种「禅」合起来就叫做「五味禅」,五种味道。第一个「凡夫禅」,这就是一般凡夫所修的禅,一般凡夫没有什么佛法的信仰或是宗教的信仰,他常要静坐,静坐的时候,也就是想要静一静,因为在外面奔波、跑呀!他觉得很累,不但身体累,心里面也觉得很累,所以想松弛一下,那时候就坐一坐,现在日本的「会社」很多嘛!日本的公司很多都提倡这个静坐,教员工都要静坐,但他们这种静坐不是要修道或什么的,只是讲了一天很累的了,稍微休息一下,有人说这个是「充电」,调节紧张,求这样的作用,这是一般「会社员」,(上班的人)修的,还有一种人是生病,生病了,打坐身体会好,因为打坐会令气血通畅,可以治胃并肺病,可以治很多病,事实上。因此,这种的静坐就变成所谓的养生。「养生」也是「养身」,把静坐拿来当「养生」和「养身」,这样就是「凡夫禅」。怎么说是凡夫禅呢?因为照这样再怎么修也是凡夫。这缺点在那里呢?缺点就是「贪著色身」,他贪著这个色身,所求的就这样而已。接下来去第二种禅是「外道禅」,这种禅,譬如说波罗门教也坐禅,他们坐禅时要冥想,冥想和大梵天合而为一,因为他们的信仰是说,一切众生都是从大梵天出来的,上等的人是从大梵天的头顶出来的,中等的人是从大梵天的嘴出来,较下等的人从大梵天的肚脐出来的,最下等的人是从大梵天的手脚出来,那些从手脚出来的人成为首陀罗,就是奴隶那类的人,即贱民,这就是他们的信仰,是一种妄想。因为大梵天是他们的所自出、来处,所以将来要回到他们的所之处、所来处,要回到他们的原来的地方。返本还原,儒家也有这样的思想,返本还原,认为那是最好的,道家也有这个道理。所以波罗门教他们修的,就是要和大梵天合而为一,耶稣教也是一样.他们叫Communion,因为要和耶和华合而为一,要回到「天上的父」那儿去,天主教也是一样。我们中国的道教、乩童,要冥想他的对象、外灵,冥想要取得和外灵沟通,希望那外灵来付附身,因为他这么想,所以他也就做得到,因为他用定力,心的定力是很强的,可以促使一切事成就,所谓「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对不对,世间法也是这样。外道禅的境界,就是使人能和外灵沟通,令外灵来附身,乃至于所谓「起灵」,这都是外道禅的境界。像中国还有「道家」,不是「道教」,要冥想「与万化冥合」,与万化冥合是道家老子、庄子、抱朴子等这些人的境界,儒家也有类似习 禅的事情,他们求的是「天人和一」,这都是「外道禅」的境界。还有一种介乎「外道禅」和「凡夫禅」,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即在静坐时练气功,这种气功有很多名堂,现在发达到不必坐著,站著也可以练气功,但是他们用的是道理是「修定」的道理,修「定」和修「观想」合在一起,然后达到那种禅的境界,然发动身中的气。例如有一种「五禽戏功」,还有一种听说现在很发达的,叫做「大日佛功」,听过没有?「大日如来」就是毗卢遮那佛,其实是练气功,坐在那儿练气功,他说是「大日佛功」,且说是大日如来传的,胡说八道,那位教主自称作「大日法王金刚上师」,哇!真是「糟透了」。还有一种很多人知道,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因为很多人知道这个名,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徹底,叫做「达摩易筋经」,听过没有?这不是达摩的,它里面的内容,修习 的方法,道理,以及它所用的名词,都是道教的,都是道家的,所以根本不是达摩所传,不要被它骗了,你若要修,随你,你若要健身可以,但是你不要认为你是在修道就好,其实它那是用一些佛法中禅的道理,还有道家、及一些民间的拳术合在一起变成「达摩易筋经」,其实和达摩一点都没关系,达摩因为太有名了,「真衰」(真倒霉)。

好!刚讲的练气功的那种,不是佛法,若有练气功的,绝不是佛法,你若要练功就好好练功,不要说你在打坐,若要打坐,你就打坐,要把它「划清界线」,这样以策安全,若要「揽来揽去」,那碗菜会很难吃,譬如菜,一道菜就是一道菜,你要把它混在一起,怎么会好吃,一定不好吃,就像是「喷」(馊食)一样,「喷」就是猪食。

以上是「凡夫禅」和「外道禅」。凡夫禅,就是执著我们自身的身体;外道禅是执著什么呢?是执著他的第六意识,依照他的第六意识去妄想分别。为何叫「外道」呢?因为「见心外有道」,故称「外道」。因为「见心外有道」,故称外道,因为道应该在心中,是心内之法,外道人见「心外有法」,而且说「心外有道」,故称外道。

接下去说「二乘禅」或称「小乘禅」。「小乘禅」是小乘的佛弟子所修的「四谛」、「八道」(「四圣谛」、「八正道」),从「五停心观」开始修,修到「四谛」、「八道」,达到灭心泯智、压伏六识,让它不会起现行,让六识硬把它压下去,让他不要起来,若要把它压下去不起来,说是「涅槃」。这是一种声闻乘修的,若缘觉乘所修的就是「远离行」,远离以后,让「根」和「尘」不相接,根尘不相接,就不会生「识」,那就还会生「烦恼」了。这种境界就把他是涅槃,那是不究竟的,所以称为「有余涅槃」。

接下来说「大乘禅」。「大乘禅」就是大乘菩萨所修的,是第四种禅,是「不昧味不乱」,这是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中,讲「禅波罗密」的时候说「以不味不乱故应修禅波罗密」。这个「不味」是什么?「味」就是「味著」。「味著」的意思是什么?就好象人吃东西,这是个比喻,吃东西时品味,说「很好吃」,愈吃愈好吃,这是品食之味,就象品茶的人,他爱茶爱到象命一样,那是因为「味著」那个茶。那么坐禅的人,坐到后来,也会象这个样子,开始坐时当然会很苦,因为脚会痛,坐到后来会产生一种境界,外道人称为「觉受」,很多觉受会产生出来。有很多知觉、很多感受。不管是身的感受或心的感受,都会产生出来,会「贪著」那种感受,那个叫做「味」,这种境界叫做「味」,这是已经「偿到甜头」的意思。你若打坐,坐到后来,有那种觉得味道不错,但是会起贪著时,就叫做「味」,坐禅人像这样子的会贪著,这叫做「味著」,这种味著的人,就是心比较定。另一种人是乱,「乱」是什么?乱就是凡夫。而「味」的人一定是修行人,所以修行人和凡夫的境界是相对的,一个是「定」,一个是「乱」的境界。若是大乘菩萨,就要「不味不乱」,不能味著,不能贪著禅的境界,但是心亦不乱,这很困难对不对。你若做一件事做得很好,很顺手,你一定很爱做,你爱做的时候,当下要把那个「爱」给去掉,虽然去掉了爱,还是继续做,这样难不难?这样是很困难的,对不对。譬如说你开始学插花,刚开始的时候插得很难看,到后来插得很美,便越插越爱插,但是那个「爱」贪爱,要去掉,可是仍然继续要插,你的花艺还是继续进步,这就不简单了。所有的技艺、功夫,你开始学时很困难,到后来做得顺手时,变成很拿手了,一拿手你就变成会贪爱那个东西,或那件事情,那时候就要小心,要把那个「贪爱」给去掉。虽然去掉,但不是说就讨厌噢,只是去掉「贪爱」,没有变成「讨厌」,去掉这个贪受以后,但是技艺还是继续地精进,让它进步,「大乘禅」就是这样「不味不乱」、不著凡夫、外道、小乘的境界,不贪著凡夫、外道的「有」,也不贪著二乘偏空的「无」的境界,这就是中道实义的境界,这就是「大乘禅」,大乘菩萨所修的。

(第一集竟)

行由品第一

第二集

我们上一节介绍「五味禅」,已经介绍了四味,现在介绍最后一味就是「最上乘禅」,这是最上上根人修的,是「一乘根熟」的人修的。「一乘」就是「一乘佛」,「一乘佛」就是一心要作佛,不求其它的,这叫做「一乘」。「根熟」就是他的善根都成熟了,「根」就是「五善根」,「信」、「进」、「念」、「定」、「慧」,这「五善根」都成熟了,这种人就叫做「根熟」的人,「根熟」福慧具足,福与慧全都具足了,「福德」与「智慧」。所以是上上根人的境界,这个境界里面,就是所谓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境界。什么是「言语道断」呢?就是说言语到这里都断了,意思就是说,超越言语所说的,已经说不出来了,这样的境界,不只是说不出来,连想也想不到,叫「心行处灭」。「心行」就是思想的意思,那就是心里所想的,看你多会想,就是再会想,也会让你想不到就对了,已经超过言语和思维的范围,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他已经到达这种境界的时候,就是称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果简单一句话讲,就是「不可思义」,已经到达「不思义」的境界。「思」就是「思考」、「思维」,「义」就是「义论」,「义论」就是用嘴说。所以心里想的和用嘴说的,都不能去「Describe」(去描述),那种境界就叫作「不可思义」境界。那是什么样的境界呢?那就是如来的境界、佛祖的境界,就是不可思义的境界,想也想不到、讲也讲不到,超过一般「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以外的。所以那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种禅就是这样子,一切无所依,「无所依」,一切无所依,不依靠任何事情,就象「起信论」里面所说的,修这种禅是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诸想,这种境界就叫做「最上乘禅」。所以这「最上乘禅」就是所谓的「真如三味」。「真如三味」也称为「一行三味」。所以这个是非常高、非常的深。要修这种的人,要先「悟」才可以修。

接下来简单介绍「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因为禅宗开始传心的时候,印心的时候是用「楞伽经」,所以简单介绍一下「楞伽经」。(楞伽经)也有讲四种禅,第一种就是「愚夫所行禅」,第二种就是「观察义禅」,第三种「攀缘如禅」,第四种叫「如来禅」。「愚夫所行禅」是什么呢?「愚夫」就是愚痴凡夫,愚痴凡夫所修的禅,「愚夫」就是代表外道、凡夫,及二乘所修的,全都称「愚夫禅」。「楞伽经」里面说,这种禅是「依于人我无性,自共相计著,不离于想」这样的禅,这个非常深,所以稍稍讲一下就好,如果你要深入来讲,我有「楞伽经义贯」你去看这一部分,在第三卷,「楞伽经」第三卷有讲到四种禅,大慧菩萨请问如来四种禅。再来是「观察义禅」,「观察义禅」就是「离人无我,自供相计著」,这种叫做「观察义禅」,这种是「权教菩萨」所修,「权教菩萨」这「菩萨」两种,一种是「实教」,权教菩萨所修的,是比较不究竟的「禅」,就叫「观察义禅」,这离人无我和自共相计著,第三种就是「攀缘如禅」,这是「实教菩萨」所修的,实教菩萨所修的就是究竟的,但是他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就是「如来禅」,佛如来的自行境界,这是最高的,还有一种禅叫「祖师禅」,「祖师禅」是后代的人说的,像达摩祖师所传的这样之法门,称「祖师禅」,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禅」,你们就会有一些的观念,另外就是「禅」一般都与「定」有关系,「习 禅」就好象「修定」,可是要注意,禅宗的「禅」不是「定」的意思,其他的「禅」大部都是,「定」的意思,尤其是「凡夫外道禅」,但是禅宗的「禅」主要意思都是「悟」,是「悟」的意思,所以「禅」就是「悟」。如果是外道的「禅」,就是「定」的意思,所以称为「禅定」。如果「禅宗」的禅就是「禅悟」,是「悟」的意思。所以如果你习 「禅宗」,就是要求「悟」,这「悟」又有很多种,有「大悟」、有「小悟」,也有「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是「究竟」,成佛的时候就是「大徹大悟」,「小悟」就是一般在修行时,有「破惑证真」就是「小悟」。「悟」一般有三种,「小悟」、「大悟」、「大徹大悟」。「小悟」,即使是懈悟」也要「破惑」、「证真」,「小悟」就是局部局部很小的;「大悟」就是范围比较大;「大徹大悟」就是全盘的。可是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他悟了」,或是「有一天我悟了」,这是不可以讲的,有人说「我悟了」,其实他的意思是「我了解了」,「了解与悟是不一样的」,了解是「知见」,只是知道而已。「悟」有这三种,另外还有三种,称为「解悟」、还有「行悟」,还有「证悟」。「解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看经文,要了解经文的意思,不只是文字,连道理也要了解,这样叫做「解悟」。例如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你都知道意思,称之为「解」,但是「解」不是「悟」,由「解」而生出的「悟」,这种称为「解悟」。这样了解吧?这种是在看经文的时候或是听经的时候,啊!我懂了!这种叫「解悟」,懂了以后而且能够对自己的身心有所改变,如果你「悟」了以后,过去行为的模式、思想的模式、语言的模式、都没有改,那不叫「悟」。如果你说「悟」了,但依然是个大凡夫,就不能称之为悟,「悟」了以后一定和普通人或以前的你不一样,要有所改变,这样才算「悟」,也就是说能够对你的身心、言行举止、乃至语默动静、生活习惯都有所改变,这样才算是「悟」,否则不是。否则是什么?否则是言说境界、言说戏论,只是言说而已,用嘴说的而已,这不叫「悟」。「解悟」再重说一次,就是说你听经、或看经、或听开示,了解道理,了解后,对你的身心和生活,有起了改变,这样称之「解悟」。第二种是「行悟」,就是修行而产生的「悟」,譬如有人不知「经」的道理,只念佛或持某一个咒,持咒后他的心就「定」了,「定」了以后,因佛加持或菩萨加持,他就「心开悟解」,由于修行的关系,所以「心开悟解」,但是他没有去读什么经,这种称为「行悟」。「心开悟解」以后,突然就想到过去有那些过错,过去有什么事情做错了,从现在开始就不再犯了,那就有所改变,而且还了解很多道理,这种称为「行悟」。「解悟」和「行悟」,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是读书的、一种是没读书的,有读书或没读书都可以「悟」,但是方法不同而已。另外一个是第三种「证悟」,「证悟」是全盘性的、较大的,称为「证悟」,这种一般而言都必须「深入经藏」,而且也要有「修行」,「解」、「行」都要合一而去「悟」,这样得到的「悟」,称为「证悟」。当然「证悟」是最高的,这个「悟」是非常困难的,不是很简单的,所以不可以胡说的,也不可以随便说「我开悟了」,也不可以说「我悟到了」,也不可以说「某某人听说已经开悟了」,这不可以传的。如果传这话,也会变成大妄语的从犯,「说某某人已经开悟了」,「开悟」这什么意思呢?「开悟」就是「大徹大悟」的意思,「大徹大悟」就是「成佛」。如果「成佛」就不得了了,对不对。所以这个不能乱说的,那如果有听别人说「某某人已经开悟了」,你听听就好,不要乱讲,所谓不宣扬谣言,你没有得到证实那就算是谣言,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大妄语,是所谓「僭圣」,抢圣人的位子,「僭圣」,但是现在未法时代,「开悟」的人满街跑,你到处都可以看到「开悟」的人,这个也悟了,那个也悟了,以前我们说大学生很多,你如果站在一栋大楼顶,拿一个桔子丢下去,就会丢到一个大学生,现在是这样,如果你拿一个鸡蛋或桔子丢下去,就会丢到一全开悟的人或金刚上师。所以「学佛」是非常困难,「修行」非常困难。要了解道理,才不会自误误他。「自误误他」,那个「误」不是那个「悟」。

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讲〖六祖法宝坛经〗。

先说这个「经题」,「六祖」就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禅宗」是佛法,中国佛法里面的一宗,「宗」的意思就是「派别」的意思。什么是「宗」呢?「宗」就是「主」的意思,「宗」就是「主」。什么是「主」呢?你修的方法以什么为主,就是称为宗。以何为「宗」?就是以何为「主」。你修什么,就像你主修什么,在大学里面主修什么。如果这个「宗」在英文里可以翻成两个字,一个就是「Sect」,「Sect」派别的意思,另外一个字就是「School」(宗派)都可以,但这里用「Sect」较好。这第六代祖师是「慧能大师」。头一代的祖师是谁呢?就是「菩提达摩祖师」,「菩提达摩祖师」他是从西天来的,他是西天第二十八代的祖师,来到中国时已经九十岁了,来传这个佛法,传给第二代祖师「慧可大师」,「慧可大师」再传给「僧璨大师」,「僧璨大师」再传给「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再传给「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就是第五代祖师,然后再传给第六代的祖师就是「慧能大师」。「慧能大师」以后这个佛法,「禅宗」就变成非常重要,如果说到「中国的佛法」,就是以「禅宗」最重要,最发扬光大,这个功劳是谁的呢?主要是「慧能大师」。在他之前,不是那些祖师不行,是他们因缘不好,因为政治的关系,时代政治的关系,所以「禅宗」就不能发扬,在以前的祖师大部分都躲起来,因为有「宗教破坏」、「宗教迫害」。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就是唐朝初年,那个时候唐朝皇帝是尊重佛法,虽然不是只有提倡佛法而已,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他们也提倡「道教」,所以那时候「道教」和「佛教」常在斗法,有时赢、有时输。那个「道教」是指画符的那种,不是指老子、庄子哲学的那种,是画符念咒的那种。这「六祖大师」是中国的,是由「达摩祖师」第一代传下来的,但是达摩祖师是第二十八代,你们有没有拿到这个讲义?我先说这个「禅宗」的第一代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传给初祖「大迦叶」,有一个「拈花微笑」,就是「大迦叶」,传给「大迦叶尊者」,「大迦叶尊者」再传给第二代祖师就是「阿难尊者」,一直传到二十八代的时候,顺便提到「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二十四代,再一直传,传到二十八代就是「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就传来中国,那时就变成「西来」,「佛西来大意」,就是达摩从西边来,不是到西边来,是从西边过来到中国,这是整个的传承。另外「慧能大师」开始,「禅宗」就很发达了,所以我们早晚课,出家人做早晚课,都叫做「禅门日诵」,那是「禅宗」的,整个都是「禅宗」发展的,不管你是「净土宗」或是什么宗的,都是「禅门日诵」,没有讲「净土宗日诵」,这样会被人骂,一定是「禅门日诵」。「禅门日诵」是怎样?是因为「禅宗」在中国是最重要的。好!我们看这张讲义上面写的,这个字没有很清楚,如果有笔的,你们可以把它写清楚,南宗「慧能」,因为「禅宗」在唐朝就是五祖「弘忍大师」时,他传给两个弟子,一个是「神秀」,一个是「慧能」,「神秀」是没有真正得到「衣法」,但是他有另外一种修法,他是「渐修」的,而「慧能大师」是「顿悟」的,「顿悟」,他到南边来,所以称为南宗,「神秀」在北方,所以称为北宗。但是后代所说的「禅宗」主要都指「南宗」,就是「顿悟」派。「南宗慧能」传下来,传给「南岳怀让」。你看这名字都是四个字,四个字前两个字都是他居住的地方,叫「南岳山」「怀让禅师」,「怀让」是他的法号,和他同时另外有一个「慧能大师」和弟子,就是「青原行思」,「青原山」「行思禅师」。再来第二代「马祖」,「南岳」传给「马祖」,但我们讲的时候,为了尊重,一般都只说他住的山或庙的名,没有直呼他的名号。「南岳」传给「马祖」,「南岳禅师」传给「马祖道一」,另一边「青原行思」就传给「石头希迁」,再来「马祖道一」传给「百丈怀海」,「百丈禅师」就是订那个「丛林清规」,就是「百丈怀海」订的,所以「禅宗」很重要。我们后代说「住丛林」,「丛林」是如何来的,就是「百丈怀海禅师」开始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从他开始的。什么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呢?因为佛法在中国如果要用托钵,你只能「托牙齿」,「托牙齿垢」(没得吃),你就不用吃了,因为中国本来就有「儒家」「孔子公」,(要)大家都要自食其力,如果你都不做事,只要吃饭,你就免吃,所以出家人也必须自已种田,所以在山里自己种田、种菜,那个就叫「丛林」,那个就是从「百丈禅师」开始的,因为大家都在「从林」里修行,就必须有规矩,否则会乱,变成一个「Community」(社区)一样,这就要有规矩,要有法律,意思就是这样,才不会乱,那这个法律是如何规订呢?谁来规订?就是「百丈禅师」规订下来的,所以我们后代中国寺庙的「寺规」都是依照「百丈禅师」传下来的「百丈清规」,这本书现在还存着。「百丈禅师」再传下来就是「沩山灵佑禅师」和「黄糪希运禅师」,「黄糪」就是「黄糪大师」,他写了一部叫「传心法要」,这本书太「讚」「非常好」,「讚」到说不出有多「讚」,我在「习 禅」里面,最受到益处的,除了「六祖坛经」以外,就是这一部「传心法要」。有一天,那时才学佛不久,我看经书都是看到天亮,不是故意的,那和读书时在夜间开夜车不一样,读书时,开夜车是硬拼的,但是学佛以后,看经书都是看下去就放不下来,就一直看,看到天亮。看这一部「传心法要」时,愈看愈欢喜,欢喜到不可言愉,然后欢喜到感觉天地都在震动,就是大法喜,七天七夜不散,所以非常感谢「黄糪大师」,这部经太棒了,我现在正在翻成英文,但还没有翻完,翻一半而已,但是会把他翻完。以后如果有因缘,也可以说这部经,但这部经主要是要「悟」的,虽然要「悟」的也可以讲,讲了有「悟」、没有「悟」,我就不知道了。接下来「沩山灵佑」传给「仰山慧寂」,到「仰山慧寂」时,因为「沩山灵佑」,「沩山」、「仰山」就成为「沩仰」宗,变成一宗,这宗就叫「沩仰宗」。「黄糪希运」传给「临济义玄」,这个叫「临济宗」。所以我们台湾「临济宗」还有,「临济宗」如何来的?就是从「黄糪大师」来的,「黄糪大师」是「临济宗」祖师的师父,「临济宗」的祖师是谁?就是「临济义玄」,他的师父就是「黄糪大师」。再来看「石头希迁」这一支传下来的叫「药山惟严」,「药山惟严」再传给「云严昙晟」,再传给「洞山良价」,这就是「曹洞宗」,「曹洞宗」就是这样来的。再来看另一边「石头希迁」还传给一个「天皇道悟禅师」,「天皇道悟」再传给「龙潭崇信」,「龙潭崇信」再传给「德山宣鉴」,「德山宣鉴」再传给「雪峰义存」,「雪峰义存」再传二人,一个是「云门文偃」,这个就是「云门宗」;「雪峰义存」再传给另一个「玄沙师备」,「玄沙师备」再传给「罗汉桂韫,然后「罗汉桂韫再传给「清涼文益」,「清涼文益」就变成「法眼宗」的祖师。然后变成什么呢?「南宗慧能」大师所传下来的变成「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宗。所以祖师在授戒的时候说「一花开五叶」就是这「五叶」。「五叶」就是这「五宗」。什么人传给什么人,考试的时候不用背,但有什么宗要知道。

接下来说「经题」的「法宝坛经」。「法宝」因为我们有「三宝」,对不对?「佛宝」、「法宝」、「僧宝」。「六祖大师」所开示的「法」,也是宝,所以叫「法宝」。「坛经」的「坛」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的时候,这「坛」都是用土做的,叫「土坛」。「土坛」古代要供养时,要拜佛、要供养如来时,或外道要修法时都一样用土做一个「坛」,即高起来的「土堆」,「坛」就是土堆高起来的,这个土堆可以是「圆形」、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三角形」的、也可以是「半圆形」的都有,但作用不同,一般息灾、「息灾法」所用的是「圆形」、也可以用「方形」,如果用「降伏法」就用「三角形」,所以这「坛」的意思就是这样。这「坛」在梵文就称为「曼荼罗」,这「曼荼罗」主要意思有两种,一种是「轮圆具足」,「轮」就是能够「摧毁」的意思,能够「载重」的意思叫「轮」,「圆」就是「圆满」。另一个意思,这「坛」主要是供养的意思,要如何供养?你供养就要讲,对不对?所以要请所有的圣者、佛菩萨来,然后供养,请到「坛」的地方。所以你看西藏喇嘛教,他们说「坛城」,那个「城」是多加的,意思是说他的「坛」好象一个「城池」一样,自成一个世界。所以「曼荼罗」由于供养的意思,再进一步说就是「诸圣会集」的意思,所有的圣者会集在那个地方,就称为「曼荼罗」。因为你要供养,一定要把那个「圣者」都请来,所以要请在那里?就请在那个「坛」里面,所以「曼荼罗」的意思,有这样的意思。那「六祖大师」所讲的「经」又叫「坛经」,就是供养的意思,供养什么?当然是供养佛菩萨、供养如来。因为是供养,所以也有「布施」的意思,「上供诸佛、下施众生」的意思,所以称「坛经」。

然后「经」的意思在梵文叫「修多罗(Sutra)」,这个「Sutra」的意思是什么?一是「契」的意思;第二个是「串」的意思。「契(合)」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契理」和「契机」。这个「契」原来的意思是什么呢?譬如有一块木头,我们把它做成三角形,把一块拿起来(在一块方木块上刻出一块三角形的木块,成观法师在此画图示意),这个三角形的叫「契」,就像我做「打榫」一样,所以这一块拿起来,以年后再接上去,刚刚好吻合,「刚刚吻合」就叫「契合」。以此引申古代两人签约,我们现在签约都是及拷贝的,对不对?但古代不是的,只有一张,两人签好以后,再撕下来,你拿一半,我拿一半,以后如果要对的时候,你那一半来对我这一半,如果可以对上,就是「契」。「契约」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人家说「打契约」,就是这样「契」,有没有「契」,有「契」,好就是「契约」。如果说要拿来对,对不上,那就不「契」了。所以两个人「心有默契」,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相合的意思。这样你们听了有没有「契合」?这个「恝」又是「合」的意思,能「合」。什么是「契理」呢?「契理」就是合于道理,合于什么道理呢?合于最高的真理叫「契理」。所以佛所说的一切言语、经书都合最高的道理,就叫做「契理」。「契机」的「机」就是「根机」,(就是)众生的「根机」,「根机」有很多种,有上、中、下,(细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下」、「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很多种,佛对什么人,就说什么道理,让他可以了解,这就叫「契机」。不然一个很聪明的人,你说一个很浅的道理,他听了不合,他会认为佛看他不起,说这样简单的,我也知道,不用你说。如果说一个很笨的人,你说很深的道理给他听,他听不懂,也没有用。所以道理是很好,但对人要能适合才有用,就像药很好,但要对症,才医病医得好,就像胃药再怎么好,如果你用来治肺病,怎么会好呢!相同的意思。所以一切的佛法就象「法药」,「法药」是要治病的,所以「治补要契合众生根基,听了会「感应」这样才有用,这就称为「契机」,「契机」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契机」,结果都不合道理,也不可以。所以现在末法时代,就有这个问题很大。「讲经」好象在开玩笑,哗众取宠 ,讲了大家听了很高兴,但其实都不合道理,这个是大问题。所以听「讲经」不是听讲「笑话」,听讲「笑话」你看电视就好了。但是「讲经」也都在看电视,坏了,真是的。所以「讲经」是要让众生远离烦恼尘劳、要开悟,要脱离生死的,所以不是「余兴节目」,所以不是开玩笑的场所,应该都是很严肃的,所以不要期望说,这个师父都这么严肃,没有说一些来笑一笑的,师父不是讲笑话的,那就变成小丑了。

(第二集完)

行由品第一

第三集

我们继续说六祖坛经。这个「经」早上说的是「修多罗」,「修多罗」是「契」的意思,契约的契,「契」就是契合的意思。契合就是契合众生的根机,跟契合道理,这二种不能偏废,要同时,不能说只是契合道理,而不契机,这样没有效果,白废唇舌而已,只是契机而不契合道理,那就变成妄语,对不对,所以变成虚妄,但是如来言无虚妄,如来是实语者,所以这二种都要兼顾到。再来,我们早上说到这个是法宝,对不对。我们佛经里面法宝有三种,就是三藏,经律论三藏,经就是开示一切修行的道理,我们说的「修多罗」就是经;那律呢?律就是讲戒律,经就是开示一切修行的道理,律是说我们生活以及修行时,应该要注意的事情,不能犯的那些事情,叫做律或叫戒律,跟我们的法律一样,我们国家的法律也是说,有哪一些事不能做,什么样的事可以做,这就是像我们的法律说我们国民的权利跟义务,都在里面交 待清楚,彿法的律藏也是这个意思,律有在家律和出家律,在家人就依在家律,在家律去修,就是在家戒,律就是戒。同样的意思,出家众就依照出家律去修,开示律、戒律的学问就是律藏,经跟律这二个藏(藏就是「宝藏」的意思)都是佛祖说的,都是释迦如来所说的;另外有一种论藏,这论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论是「讨论」的意思、「议论」的意思,它的意思就是「发挥」,「发挥」跟「解释」的意思,发挥、阐论、诠释的意思。刚刚说经与律是佛所说的,所以经跟律是绝对不能更改的,这个论一般来说是佛祖的弟子或后代的大菩萨,因为众生的智慧不够,所以对经跟律有不能了解的地方,他去发挥,就一个问题、一个题目他去发挥,就变成了什么论。所以佛祖说的就不是论,佛祖说的一定是经或律,其他的大菩萨或是大弟子所说的就是论,这是一般来说。但是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我们中土的「六祖大师」,只有他说的这部经,也只有这部经而已,这部经叫「六祖坛经」。其他再大的菩萨所说的都是「论」,譬如说马鸣大士他所说的「大乘起信论」,对不对,其它许多的论,也是论,那些都是菩萨所说的,譬如说「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都是论,但是这一个是例外,就是六祖大师他不是释迦如来,但是他讲的这一部经典就称为「经」。所以就有印度人说,六祖大师是东方如来,所以他说的法称为「经」,其他的人都没有,所以这是这一部经特殊的地方。

〖唐释门人法海录〗

「唐」是唐朝的时候;「释」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家的门人;「法海」是他的法号,意思是说他是出家人。这个法海你们有印象吗?《白蛇传》中金山寺法海禅师,对不对?那是小说,不要被骗了,那小说胡 乱写,他并没有跟许汉文过不去,他是大禅师是教众生开悟的,没有去跟白蛇斗法。所以小说可以看,但不要被小说给迷住了。《西游记》也是小说,不要相信以为真的有一个孙悟空,更奇怪的是现在有人拜孙悟空和拜猪八戒,那根本是小说人物,小说人物却把它当作真的在拜,实在真是愚痴啊8唐释门人法海录」就是这个六祖大师的弟子,他把它记录起来,六祖大师说,然后他把它记录下来。

头一品〖行由品第一〗。

我现在讲经都是直接讲经,所以有时候讲的很快,有时候讲的很慢,讲慢是在讲道理的时候,你们可以了解的地方,我会很快的就讲过去,但是我的目的就是说,让你文字看懂,接下来道理也懂了,再接下来就是跟你们说修行的法门,看这个要怎么修,所以有时候会很花时间,就花在义理及修行法门上面,闲话就没有,没有闲话。所以这个要很有精神才能听,如果没有精神就茶多喝点。

经文:〖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剌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剌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义解:「时」那个时候、有一个时候。以一般的佛经来说,「一时佛在舍卫国」或是什么,那个「时」就是一时,有一个时候。这就是模仿佛经里面,没说那个时候是天宝几年几年,没这样说,只是说「时」。那个时候「大师」,就是六祖大师至「宝林寺」,这宝林就是宝林寺,现在称做「曹溪南华寺」,就是六祖大师的肉身还在那里,就是这个宝林寺,现在叫做南华寺。「韶州」就是韶州府。「韦剌史」这剌史是一个官名,唐朝叫剌史,清朝时叫「知府」。韶州府的知府,知府是什么?就是府长,像我们现在说省长的意思是一样。「与官僚」官僚就是他的部下,像什么部长啦!一起入山去请大师出来,到城中的大梵寺的讲堂「为众开缘」,这个「众」就是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出家男女合起来就是四众,来「开缘」开就是启发的意思,开什么缘?开学佛的因缘、修行的因缘。「说法」就是宣说法要。「师升座次」,六祖大师升座的时候,这个升座在佛经里面有规定,如果法师要讲经或是开示时,要升高座,要坐高,不能坐低,这样才如法,现在有人在讲堂或礼堂讲经或开示或是通俗演讲的时候,讲堂讲台比较低,观众比较高,这样子在那个地方讲经就「不如法」,不可以,佛祖说这样子不行,要讲法的人不能站着,你不能站着讲,而听的人坐着听,或是你坐着而他躺着也不行,当然你不能躺着讲,除非你快要死了,所以这个说法有很多规矩,要如法。有人说方便嘛!不可以有那么多方便,太方便就变成「随便」,所以这「如是因,如是果」,一定要按照这个法去做。「师升座次」这个「次」,就是那个时候的意思或之后,大师升座以后,「剌史」就是韦剌史跟所有的官僚三十多人,「儒宗学士」儒宗就是学儒家的,拜孔子公的,拜孔子公读书、作诗、填词的那些人,总共有三十多人,还有「僧尼道俗」「僧」就是出家,在佛法里出家的男众,「尼」就是出家的女众,「道」就是道教的或道士,「俗」就是俗家人,总共一千多人,「同时作礼」作礼就是顶礼,一般应该是顶礼,我们现在因场所的关系,所以问讯就好,这是没办法的,应该是要顶礼。「愿闻法要」愿就是希望,希望听闻佛法的大要、精要。

经文:〖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浄,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义解:单单这一句就没办法了,所以六祖坛经其实是非常深的,深到什么地步?深到没有底。「善知识」这是六祖大师尊称这些听的人。什么叫善知识?凡是能教我好的事情的人,叫做我的善知识。但是禅宗里面讲的善知识不一样,禅宗里所讲的善知识要能开示究竟的法门,简单一句话就是「能够引导众生开悟的人」,才叫做「善知识」。其它的人都不能说是善知识,只可以说「名为善知识」,这样而已。可以引导众生开悟的人,叫「大善知识」、「真善知识」,其他的只是称呼称呼而已,好象现在很流行称呼人菩萨,你也是菩萨、我也是菩萨,好象「泥鳅」菩萨。所以善知识,最究竟的道理,最深的法要、无上法,什么是「无上法」呢?就是可以使众生达到无上菩提的法,叫无上法。那个无上法一般来说,禅宗所说的道理就是无上法。我们开经偈里面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那个最深的道理,能够开示这种道理的人叫做「善知识」。善知识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可以看到修行人或是众生哪些修的好、或是不好,看得出来,这会点醒你的人就叫做善知识。其他一般的人就没办法这样,没有这种能耐,其他的人就只会称赞你,说一些让你高兴的,赞叹你而已,其他的就没办法点醒你。这个善知识三个字,六祖大师这么说就很深了。怎么说,这个就跟他说的道理相吻合,他没有轻视当场在听他讲经的人,不然你看现在的法师在讲经,都说你们大家啊,怎样怎样,你们大家如何如何。「善知识」真是尊重,为什么?因为他是开悟的人,他看到大家都有佛性,所以很尊重,跟后来他会说的「不轻初学」,初学的人也不会轻视他。所以他是开悟的人,而又得到祖师位的人,是可以很跩的,但是他没有,他没有很神气啊,他很尊重大家。不只是这样而已,后面也是这样,全部都一样,来参访的人,也都很尊重,没有很跩、很神气。顺便提到「六祖坛经」是什么呢?在看来,就是说其实应该是「六祖的公案」。「公案」常常听到,对不对,这一部经就是,整部经就是六祖的公案,所以我本来想写一本书,名字叫六祖的公案,但是后来想想,写了也没用,因为已经说六祖坛经,就是六祖的公案了,从头到尾都是。什么叫「公案」?「公」就是公开,「案」就是案例,用英文说比较清楚就是,Public Case,「案就是」 Case, Case大家都知道的,这是什么 Case呢?这就是开悟的 Case。什么是开悟?开悟就是说师父教徒弟、师父怎么教,徒弟怎么开悟,这个过程,把它记录,用简洁的文字把它纪录下来,反这个事情记录下来,这就变成一个公案。「公案」的意思就是给大家公开去讨论的意思,给大家去讨论就是为了所谓的「参」啦,大家都可以「参」,而不是说私藏的、私传的「案例」。表面上是说公开的,但是,这禅宗的奥妙就在这里,怎么说呢?虽然是公开,但是你如果参不出什么,公开等于没有公开,很多公案你看起来,很象是笑话,很好笑,那笑一笑就过去了,其实那是一个祖师要教他的徒弟,用方便引导他,然后让他忽然开悟,看起来象「忽然」开悟,其实不是,那是因缘成熟,所以开悟。他在开悟之前,不知道走了多少辛苦的路,那没有写到,好象我去高野山,不知受多少辛苦,你们不知道,你们只知道我去高野山去学法而已,学一些法回来,师父会那个法,但是你们不知道,我去那边有多么辛苦,如果我都不说,我也很神气的,说去那边是很好啊,其实是叫做辛苦受尽,对不对。一切的修行人都一样,都是这么样啊,你要记得喔8从苦中来」,从苦中来的。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你不要求很舒服,你若求舒服,没有一个「道」是从舒服里面来的,除了阿修罗道或是地狱道以外,大概都不是从舒舒服服中间来,所以舒服不会生「道」。所以一切的英雄,以世间法来说,都是苦英雄,那一切的修行人有所成就或有点成绩的都是苦中来,都是苦修而来,这介个苦修是有方法的,不是说你光是吃了苦就可以了、就是苦修,还要有方法,要不然你变成外道、乱修,也叫苦修,你说好!从现在开始我三餐都不吃,这样叫做外道。你说:好!从现在开始跟水果法师一样,我只吃香蕉。你要知道,水果法师也不是故意的,你知道吗?他是在因缘之下,没有东西吃,他才吃那个东西的。你不需要这样,你即使这样做也不会开悟,并且你也不会得定,这样知道吗?所以你要学要学对,修行的困难就在这里,要有智慧。但是你又说,就是没有智慧才要行修,看能否开智慧,那就麻烦。所以这六祖大师,他的心是怎么样,就是很平等,很简单,就是他已经起了「平等性智」,起了平等性智也就是去掉了第七识的我执,转第七识的我执为平等性智。刚刚说到这整部经都是六祖的公案,现在是公案的开始,每一段落都是公案,那公案就是师父怎么教徒弟,然后那个开悟的过程。可是有一个是很「Ronica」的,中文叫反讽,什么反讽?这个公案其实是「私案」啦,为什么?因为这个公案是一位特定的师父教一位特定的徒弟、在特定的时间跟地点跟因缘开悟的经过。所以怎么样?不能复制,这个有版权(笑),否则你就犯了301。所以你要拿去拷贝,没办法,因为你没有一样的老师,你也不是那位行者,所以这公案等于是私案,等于是给你作参考用的,但是后世的人不懂,说所谓的参公案,参可以啦,你可以得到某个程度的悟解、解悟,但是你没有办法因为这样而跟他一样有同样的开悟,因为你到底不是那位行者,时间、地点、人、事都不一样,所以不能Reproduced,不能复制、不能拷贝。但是这些公案或私案,是很有参考价值,因为是前人的经验。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这八个字就晕倒了,菩提是什么?菩提就是觉,觉跟自性,这个「自性」是什么?从头到尾这部经都讲「自性」,这自性换一句话来讲就是佛性或是「真如本性」,「起信论」里面马鸣菩萨是说「真如」二字而已,「圆觉经」里面是说「圆觉」或「圆觉性」,在涅槃经里面是说「大涅槃」,用词不一样,但是它所涵盖的意义都一样。菩提自性,为什么说「自性」,注意那个「自」,「自」就是「自已」,那自己包括「自在」,自在的话就是「不依他」,因为在唯识学里面,有一个「依他起性」,什么是「依他起性」呢?就是因缘所生法,都是依他起的,依靠外法、因缘和合所起,一切因缘法都是这样,但是我们众生本来就有的具足的「本性」是「非依他起」,不会因为外境的改变而改变,「从本而然」这样叫做「自性」,所以你要深深的去体会六祖大师他用这个字,用这个词的意思,他说「自性」或「本性」,其实他也可以讲「佛性」,他也可以讲,涅槃经也把它称作为佛性,就是自性或真如本性,也称为佛性,但是如果他用佛性的话,就失去了禅宗的色彩,禅宗的色彩是什么?就是他不用大字眼,你如果读英文就知道,英文有很简单的字,也有很长的字,很长的字大部分是拉丁文或法文过来的,但是那个Anglo—Saxon他们的字都很简单、很短,禅宗是用的很简单的字,但意思很深,他都不用那个文字来嚇人的,因为什么?道理已经很深了,再用深澳的文字,这样障疑就更多,又再加一个文字障。所以这个自性,它的涵义,原因就是因为它「非依他起」、从本而然。「本来清净」这个「本来」就是「从本以来」,「从本以来」是什么呢?照这样说是「无始劫以来」,从无始劫那么久的时间到现在,这整个过程叫从本以来,简单说叫做本来。本来就是清净,这本来不是说从前清净,是现在也还是清净,这才叫本来。从「本」本就是古早以来一直到现在,从本以来到现在都是清净无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一般在修行学佛时,都说我们的业障很重,对不对?这个心是黑黑臭臭的、不清净,但是禅宗在看,他是看究竟的,就说大家都是清净的,不是说将来你成佛以后才清净,是你现在就是清净的了,不是现在才清净,而是从本以来从未污染过,这是说什么?是说「性」。一切法分为二部分:一部分叫「相」,一部分叫「性」。你的「本性」从本以来都是清净的,但是你现在出现了一个「相」,就是污染相,不是清净相,那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缘所生的,举一个例子说,有一个镜子放在那儿,你都没有用它,也没擦试它,过几天后它就复盖上一层灰尘,对不对?那我们说这镜子上面有一层灰尘,但是啊,这一句话是对的,但是也不对。怎么说呢?因为那层灰尘并没有粘在一面,所以镜子实在是没有灰尘,这样听懂吗?实在是没有灰尘,那你说有灰尘那个只是虚假的,因为那可以去掉的,如果去不掉的才可以说有灰尘嘛!好象我们说真药医假病,真病无药医,同样的意思。所以那个镜子实在上面没有灰尘,什么原因呢?就是说镜子跟灰尘「不和合」,听懂吗?它那个是这样,寄在上面而已,同样的意思,我们的心也跟这镜子一样,称为「心镜」,我们有这「心镜」,这「心镜」如果我们久不用它,它也会复上一层灰尘在上面,但是「心镜」上即使有灰尘,实在也未粘在这「心镜」上面,同样的意义。为什么?因为「心镜」与那个外尘「毕竟不合和」,如果和合的话,就分不开了。再一个比喻,这「和合」的意思是什么呢?你如果要修行,就要对这些言词都了解,要很清楚,而且字字分明,把它们分开来看,这「和」就是和平、和谐,因为和谐的关系,所以可以「合在一起」,因为「和」所以可以「合」,譬如说牛奶和水,牛奶加上水时就水乳交 融,那就合和,对不对?「和合」的东西你分不开,如果是「不合和」的东西,你就可以把它分开。所以如果牛奶你把它加上水,就无法分开了,只有全部喝下去而已,我们这个「心镜」上面的灰尘,实在是不「和合」,如果「和合」的话就永远分不开,如果永远不分开的话,就没有人能够「断烦恼」,也就没有人能够「证菩提」、「得解脱」,为什么?因为这个污染的事情就已经把你的心「究竟污染」到了,已经合在一起了,粘在一起就分不开了,分不开的话那你就永远这样子,你只会更坏不会更好,也就是说你不可能「消业障」,也不可能「断烦恼」,因为「烦恼」已经跟你的「心」和合了,这样听懂吗?

所以这个「心」跟这个「境」、「心」跟「外境」究竟是不和合的,表面上看起来和合,跟那个镜子上面的灰尘一样,表面上搭在上面,好象和合,其实不和合,以这个「权法」来讲是和合的,所谓「根」「尘」相接而生识,和合,其实以「实法」来讲,实在不和合,楞严经里面也是开示这个道理,但是这个要根机很高的人才有办法,了解这个事情,因为实在不和合,所以你能够把它减少再减少,再减少、减少到后来整个都没有了,然后烦恼渐渐减少,甚至于可以加新的好的东西进去,所以「心」与「境」不和合,所以心的「镜」本自清净,不管上面复盖了多少黑烟灰尘,它本来就都是清净的,你只要把它擦试干净,它就现出「本来的面目」。这本来面目,你也知道这是禅宗的词语,这个实在很难说,要说得让你们明白真的很难说,不过我就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不知道听得懂或不懂。

光是讲平个「本来清净」,我们这个心就像是一面镜子,本来清净,无量劫以来所造的恶业,不管是杀人放火、十恶、破戒、犯戒这都是「烟尘」,都复盖在我们清净的本心的那面镜子上,让你变成痴痴傻傻的或是业障很重,经也看不懂,也听不懂,有时候还眼盲跛脚,这都是所造的恶业,往昔所造的恶业所感的果,但是不管你无量劫以来所造恶业有多少、有多重,但是你的心也一样是清净,只不过是你所复盖的灰尘实在太厚了,要清除掉它可是要很拼,要有因缘、还要发心,如果能清除掉那么就开悟了,如果去掉了一点,那就有一些明白,不信你试试看。有的人念佛,你如果眼睛闭上,没多久就打盹了,所以佛祖就是知道我们的毛病,所以要我们三分眼,因为睁得太大会乱看,如果这样(闭眼)就睡着了,所以三分眼不会乱看不会分心,所以你知道佛祖的苦心,不是说坐禅或打坐,一定要三分眼,我五分眼难道不行吗?可以啊!如果你有那个境界,你就尽管把眼睛睁开,有时候尽管闭起来,因为释迦佛在打坐时,也常常是闭上眼睛的,像释迦佛要成佛时,那魔女来扰他,说你何必常常这样,眼睛闭起来坐禅,来啦!我们来快乐一下。所以这经文就表示说,释迦佛在打坐时他眼睛是闭着的。那你说佛祖闭着眼睛,我在学佛所以也把眼睛闭上,你闭着眼睛你就睡着了,睡着是怎么样呢?那个就是「昏沉」,为什么会昏沉呢?昏沉就是愚痴,愚痴障重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昏沉。那么愚痴障重的人怎么办?就要努力点拜佛,才会消业障。

「菩提自性」这个菩提,可以说是菩提与自性,这个「菩提」是说一个「觉性」,这「自性」是我们自己的「本性」,这个菩提是你要求的那个菩提、那个觉悟,跟那个自性都是本来就是清净的,这是一种的解释。第二种的解释是说,我们这个「自性」是「菩提」,就是「自性菩提」,这个「菩提」等于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自性」。这菩提是个形容词

公众号二维码
上一篇: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行由品 第一卷  回目录  下一篇:读坛经之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