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童年时代必读书

  我本是未能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当代儿童,没有三五岁倒背《论语》如流水的实力,也没有《三字经》,《千字文》的幼年启蒙。走过的道路与全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同龄人类似,沐浴在新中国陽光下,享受全世界最失败的教育,不过好歹没有成为废人一个,外加精神残疾。

我没有生识之无的天生本事,却也不知不觉成为书虫,三岁看老,归根结底,还是童年时代读书经历的缘故。

云中君说到《上下五千年》之类,不禁勾起我往昔美好回忆,毕竟当年启蒙读物,一一罗列书架之上,也曾为之沉迷,日日靠窗阅读,伴时光消磨,夕陽西下,书上的文字也模糊。

以下罗列些童年读过好书,立此存照,以为纪念。

《十万个为什么》

八十年代是个可爱的怪胎,文学艺术繁荣得不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然而又是个科学至上的年代,数理化备受推崇。

我五岁就得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还是stepmother给我的礼物,之所以选择《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受了推崇科学的时代风气的影响吧。

Stepmother太高估我的能力,当时字都认不全,回来只能由俺爹读,我来听,依然记得第一次读的是《化学》那册,关于白炽灯,但是没有什么感觉,可见我与化学有缘无份。

于是束之高阁许多年,待我上小学,字认全了,才开始读它。《十万个为什么》每一本封面都有层玻璃纸,最先把玻璃纸读烂的是《天文》,

那时候我多么痴迷天文,记星座,认天图,这预示着我将来可能成为一名天文学家,至少也是深度天文爱好者。

接着烂掉了《地学》,《气象》,(所以我地理成绩一直好,外出旅游总是我带路),《动物》,《植物》,(童年真是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一直烂不掉的就是《数学》,《物理》,《化学》,我真是名副其实的冥顽不灵。

小学四年级时候,买了《十万个为什么》增补版,一样的黑色封面,一样的编排,再后来,整合之后出了新版本,不过与我无关了。

《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文化五千年》

小时候姑父家有一套五卷本的《上下五千年》,我借了最后一本,宋朝到清朝,紫色封面,第一篇是宋太祖黄袍加身,看完也没有什么特别感受,只觉得插图不错。继续看了包公等几位的故事,也就算了。

待到四年级的时候,一女生放学路上突然问我,禹的儿子叫什么,我答不上,她得意地说是启;又问启的儿子,我还是默然,她笑道,太康,接着是仲康;于是又叫我续下去,我思索片时,总结出规律来,答道:那么是小康?几位书女笑得花团 锦簇,笑得我满心不悦。

当时我乃班级学术领袖,经此刺激,很快去买了《上下五千年》(橙色精装本),《世界五千年》(蓝色精装本),刻苦钻研,恶补一番,终于满足了虚荣心。但是终究也没有读完。

后来又出了一套上下卷的《文化五千年》,也买了来。说的是文化沿革,典章制度,建筑文物,其实就是文学史+美术史+建筑史+典章制度史+戏剧史+……显然更得到我的青睐,翻了不知多少遍。可惜这套书错字不少,纸质也差,五年级生如我也能找出不少问题,好在没有重大隐患,以致贻害无穷。


以上书籍都是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除了最后一本不尽人意,需要校正,其他均可说是优秀之作,足以流传。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故事》

都是北京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品,不仅优秀,简直是精品。(至今不清楚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关系)。

前三者加上《西汉故事》是完整的一套,林汉达先生的通俗历史著作,专门给小孩子看的,也是日后《上下五千年》的底子。

我只从姑父那里得到三本,是我但是最喜欢的书,年三十的晚上还在阅读。林汉达的先生的文字,典型的北京白话,极多的语气词,呐,呀之类,很生动,通俗易懂,流畅而有韵味。插图也好,传神写照。

本来就是三本旧书,被我看到更破旧,但是真是好,尤其喜欢前两本,管仲,百里奚,伍员,张仪,苏秦,……这些个故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先秦时代的精神,我一辈子记着,心向往之,粗浅的理解来,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书后还有地图,那时候还迷恋它,自己仿效绘制了许多张春秋战国地图,有的小诸侯国没标注,查字典,对照今日地图标出来,乐此不疲,算是一种训练,所以我现在依然擅长绘制地图。

《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故事》我只拿到一本,从屈原到小李杜,虽然内容在文学史里司空见惯,但是对于我是循循善诱的启蒙,永难忘怀。插图比《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还精美,确是名家手笔。编写这样一本书,出版社真是狮子搏兔,做到了尽善尽美。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类似的书名数不胜数,我指的是浙江 教育出版社的版本,四卷八开,蓝色封皮的《人类社会》,红色封皮的《文学艺术》,绿色封皮的《环境自然》,橙色封皮的《科学技术》。

还是小学五年级,一朋友对我说有套少儿百科全书特别好,问他名字却不说,越是求他越是拿腔作势——小孩子都这样,后来到他家,亲眼看到这一套百科全书,心理有了谱——他依然不承认是这套。于是五一去书店(当时还是闭架售书),问价格,一百多,很贵了,我还是央求着grandma买了下来。

《人类社会》的封皮最先被我翻到松动的地步。历史一章读得最勤,还记得《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一节,看得割地的地图,心里又恨又急的滋味。

许久,兴趣转移,《文学艺术》的封皮简直被我看得掉下来,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电影 ,戏剧,哲学,书里部分观点有些陈旧,但是依然是不错的介绍。

《环境自然》的封皮有松动迹象,特别喜欢里面介绍宝石的部分,——小孩子都有贪财的倾向。至于篇末许多未解之谜的介绍,我不敢翻阅,和《聊斋》电视剧播放时候,一直害怕看片头的心理相同。《科学技术》至今完好如新,我只对其中介绍种植蘑菇和食用蘑菇的种类甚感兴趣。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阅读轨迹分明显示了我兴趣的形成。至迟到小学毕业,命运已经宣告,我已然由潜在的天文学家,蜕变为彻头彻尾的文科生了。

先说到这里。

以上的图书,发行时间,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称得上是优秀之作。

感谢当年的作者与编辑的努力。不管是抱着不为名不为利的态度,还是多少考虑着名利二字,他们一丝不苟地工作,奉献出这样的好书,都是值得尊敬的。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没有这些书,我难以成为今日的我。学校教育是狭隘的,功利的,很多内容是没有意义的,而所谓的闲书让我了解了功课之外的世界。我们的国学素养不及祖辈的文人,但是正是这些闲书担负了文化传承的使命,向我灌输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使得我至少没有落得一无是处。

我以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可能性,使其能够选择自己的爱好,充分发展。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失败的,而这些图书是成功的。

公众号二维码
上一篇:周公辅成王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