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录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

会性法师讲述

民国八十年四月启讲于屏东普门讲堂

绪言

总释名题

明译史

甲一、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

壹、绪言

阿弥陀经是佛一代时教中的胜异法门。古来禅宗被誉作“教外别传”,我则赞净宗是“教内特传”,其胜妙利益,八万四千法门中,无出其右。因此,传承二千余年,历久弥盛。

缘于客家老人,尤其中北部学佛者,常在我面前慨叹,有客籍法师,却闻不到妙法。所以,从今起,每周六,用母语讲一小时,录音流通,方便乐闻佛法而听不懂国、台语的客家信众。

未说前,先略述本门胜益,念佛妙利无边,综合言之,不出三点:

一、普摄群机—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古德云:“上上智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上智下愚,皆不出其范畴。

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初于福城亲近文殊,大士教发菩提心已,引往南方,参德云比丘,是五十三参的第一位善知识。德云比丘教修念佛法门,虽非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但以念佛为先,故知修学菩萨道,以念佛为首要。龙树菩萨十住毗婆娑论云:初学菩萨,不可离佛,离佛则道业难成,故须求生清净佛国,随佛修学。大智度论说:“小鸟弱羽仅可缠枝”,羽翼未丰,不能高飞远翔,只能依赖母鸟,穿梭于树间。初学菩萨,也如小鸟,不能离佛菩萨及善知识,否则,道业难成。因此,若无力成就于五浊,当生净土,近佛修习 。

善财参德云比丘后,历五十三位善知识,末参普贤,普贤菩萨为赞佛功德,并在行愿品中,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善财五十三参竟,所证与普贤等,普贤菩萨尚教彼修十大愿,依愿起行,求生西方,亲近弥陀,足见菩萨行者,上根利智如善财,从始至终,不离念佛法门。乃至佛法传入东土,除莲宗诸祖外,余如天台智者、湛然、蕅益,贤首之清凉国师在华严疏钞中也广赞弥陀念佛法门;清朝着贤首五教仪的续法法师,注观无量寿经,劝人修习 净土,纵使是禅宗,到了宋朝初年,永明延寿禅师,也提倡禅净双修,作四料简,往后禅宗大德,兼修者甚多,明莲池大师,即是最佳典范。上根上智尚如此,况我等中下之人,更需仰赖。时值末法,可说除念佛法门外,众生无以了生死,尤其宗门祖师禅,非上智难窥堂奥,易入歧途,百丈清规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彼是禅宗祖师,勉众以念佛为依归,由此可知,念佛法门之殊胜!

二、当生成就—即“带业往生”。乃净土法门最胜处,却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做恶不要紧,念佛便可,慈老曾驳斥说:“极乐世界是清净佛国,不是垃圾堆,岂是造业念佛者的避风港?”。业,主指烦恼种子,众生八识田中,充满见思惑等,依声闻法,断惑了生死,证阿罗汉,利根者三生,钝根六十劫,而念佛法门,今生成就,只要深信、切愿、力行,临命终时,一心不乱,能伏烦恼,令不起现行,弥陀圣众,接引往生。靠己信愿念佛力,也仗弥陀大愿力,慈悲摄受方得,故又名“他力教”,单言他力,易误会己不精进,唯佛是赖,全身靠倒,若真如是,世间早无众生,因弥陀强拉硬拖,非去不可,惜度众不能勉强,佛言:“无缘不能度”,须己发心,佛只能作增上缘,帮助众生。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弥陀慈光在前牵引,释迦世尊劝嘱往生,如在后扶持,前携后护,此时不修,更待何时?只要临终,心不颠倒,舍报安详,必定得生,生已,无上菩提,一生成办,莫再迟疑!

三、往生必得三不退—娑婆修行,进进退退,故难成就,如世尊之大善根,犹须三大阿僧祇劫,况我等劣根劣智者,恐遥遥无期,惟依念佛法门,求生安养,方能究竟不退,经文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即是此意。

念佛法门,单凭这三点,就值得大家修学。十住毗婆娑论赞为“易行道”,方便简捷,“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一句弥陀,三岁小儿都念得,所以,只要肯发心,执持名号,尽此一生,得不退转,毕竟成佛,故当精进,专一求生。

藏经中,专说念佛法门的经典有三部: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谓之“净土三经”。另天亲菩萨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叙修念佛而得往生的论典,是净土宗的“三经一论”。

观无量寿经以修观念佛为主,兼谈实相,第十六下三品往生章则说持名,实相、观想、观像、持名四种念佛法皆论及,但着重在观想念佛。

无量寿经明弥陀因地发四十八愿,历劫修行,成就今之清净佛土,及其摄受众生的情形。隋朝净影寺慧远大师无量寿经义疏云:“无量寿经明弥陀从因地至果德,所行、所成、所化众生”,观经言九品往生,无量寿经说四十八愿,皆与念佛法门相关。欲知十六观想及“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义理,须阅观经。欲明弥陀本愿,得看无量寿经。

现今要讲的阿弥陀经,专述持名念佛,平常听闻之念佛名号、念佛方法,均出于此。三经中,本经文字最少,仅一千八百五十八字,而流通最广,为丛林必备晚课,足见其重要性。阿弥陀经,人人会读,且滚瓜烂熟,但文浅义深,须加解释。

除三经一论外,另华严、法华、大集、宝积等许多大乘经典都提到念佛法门,由印度至中国,历代高僧大德著书立论,赞叹念佛法门者甚多,如马鸣菩萨起信论、龙树的十住毗婆娑论等,都倡导念佛法门,清?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云:“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法门殊胜,由此可见。

本经文少,理似浅显,实含深义,须探讨之,欲说本经,先释经题。

贰、总释名题

总释名题有三段:一、明通别,二、七种立题,三、正释经题。

一、明通别

“佛说阿弥陀经”是本经的题目,有通有别。“佛说阿弥陀”是别题,为本经之专称。“经”通题,通于诸经,凡佛金口所宣,皆名经。

另“佛说”二字也通他经,如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净土三经都标佛说,其他大乘经典也有,见大藏目录可知,故此二字又为“别中之通”,虽是别题,却通余经。

“阿弥陀”专属本经,乃“别中之别”,是这部经真正的别题。

二、七种立题

古德认为佛经建立题目,不出七种,谓:三单、三复、具足一。三单即:

单人—如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居士名,因人,因地修行之人。若用佛号立题,则是果人立名。

单法—如大般涅槃经,只谈法性,即佛性,诸佛亲证之理体,众生本具之自性清净心,约理说涅槃,约智说是菩提。涅槃经单性法,无人、喻。

单喻—如大宝积经。有一二○卷,聚积许多经义而成,如众宝聚集,喻其理趣丰富。

三复:

人法—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名。“本愿”修法。

人喻—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佛十号之一,是佛之果号,属果人。“师子吼”譬喻。狮为万兽之王,狮子一吼,百兽潜藏,以喻佛说法能降伏邪魔外道,故佛座曰狮子座。

法喻—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比喻。用“莲华”喻“妙法”,帮助众生明了。

“喻”有全有偏。比喻是假借相仿事相来显示其义理,如狮子吼,喻佛说法能伏邪外而言,并非完全相同,如“佛面犹如净满月”,乃假借十五之皓月,喻佛面清净光明,并不是说佛面如满月之圆,脸圆如盘,好看吗?庄严吗?取其皎洁非取其型状,藉詞部分而已,因此,要懂得看比喻。

如对生盲者说白色,喻如雪之白,盲人摸雪,以冷为白;喻如白鹤,一触,鹤飞了,又以飞为白,如是错解,再多的比喻也枉然,学佛须具“道眼”,闻法要有智慧,莫死在句下,古德云:“离经一字,便同魔说”,但若死执文字又是“三世佛冤”,故要善解喻义,所谓“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莫错会。

具足一:

人法喻—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性法,“佛”果人,“华严”比喻。人、法、喻三种具足。

本经为“单人”立题。“佛说”指教主释迦牟尼佛。云何只写“佛”而没标名?因此界仅释迦牟尼成佛,为娑婆教主,不须另列名号,凡经题之“佛说”,皆世尊无疑。

“阿弥陀”也是人名,极乐世界教主的果号。能说、所说皆果人,纯“人”立题,无法、喻,谓“单人立题”。

此乃通途讲经之普通常识,欲研佛经,不可不知,故略作介绍。

三、正释经题

“佛说”指教主释迦牟尼佛,出生距今多久呢?因古印度不重历史,所发生的种种大事,全赖后人推研,很难准确,不像我国,周朝已有史官制度,记录国之要事,历史相当完整。所以,关于教主生日,众说纷纭,无从确立,依中国说法,降生在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初八日,若依此计算,今年是西元一九九一,已有三千零十八年,八十岁入灭,除掉八十年,入灭至今也有二千九百三十八年,而国际认为入灭至今有二千五百三十三年及二千五百三十五年,这二种说法较为普遍,其他还有十八种不同的版本,距离最近的说,佛降生至今不过二千五百五十五年而已,究竟如何?存疑!我们就随顺国际间的说法吧!学佛,这些并不重要,先摆在一旁,莫说是佛,我们自己也未必清楚自己的生辰,问妈妈,妈妈不太记得,依然成谜,以前,慈老常说:不要说世尊,我连自己生日都不知,因没问过母亲,后来也只是大概确定一下而已,并不标准。这跟修行无关,不必详究,待己证果,得他心通,自然便知,不过,约在二千多年前没错。

二千多年前,世尊降生印度迦毗罗卫国,为净饭王太子,名悉达多。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关于这点,也有争议,有说二十五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的,若如是,说法才四十五年,八十岁入灭,是大家公认的,这也不须探究。

“佛”待经文再讲,一开始,理论多,恐大家“入定”。

“说”即讲说。古德云:“说者,悦所怀也”。佛说法,畅悦本怀,皆自本性流露,心怀欢喜。为何标“佛说”呢?因经通五人说。客语“五”与“女”同音,曾于某处讲经,提到佛初度五比丘,被误作佛成道,先度女人,女人较伟大,被同音字混淆了。佛经除佛外,“佛弟子”,声闻如舍利弗、目犍连等,菩萨说的也不少,尤其华严经,差不多都是菩萨说的。“诸天”真悟佛法,经佛印可也可说,如释提桓因善说般若,佛证无误,也是佛法。“仙人”指一般修道者,通佛法也可以说,在佛世,经佛印许,等同佛说,佛灭后,就不可能了。“化人”变化人。佛、菩萨、声闻、诸天,都能变化,仙人若有神通也能以变化人说法,如“观佛三昧海经”提及变化人说法的情形,不论佛子、天、仙、化人,只要经佛印许,都可说法。

这部阿弥陀经除序分、流通分末段是结集者所加外,余皆释迦佛亲口演说,故标“佛说”,拣非余四人说。

“阿弥陀”梵语,译无量寿、无量光。经中云:“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以光、寿释阿弥陀。其实,无量光、无量寿就概括一切空间、时间的所有功德。“无量寿”约过去、现在、未来,竖穷三际的时间说。“无量光”约空间论,横遍十方。仅此二释,括尽诸佛功德无遗,故有释“阿弥陀”为“无量”的,念一佛即念无量佛,万德具足,而以光、寿表之。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极乐世界在那?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阿弥陀佛于久远劫前,亲近世自在王佛,发菩提心,愿成就庄严国土,摄受十方众生,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清净佛刹,法藏比丘摄取之后,花了五劫的时间,截短取长,并发四十八愿,誓立胜妙国土,恒度众生,今因圆果满,终致成就。

关于“阿”的念法,近几年有人提倡念“ㄚ”音,到底是ㄚ还是ㄛ?趁此略说一下。以历史观点看,翻遍辞典字典,如中文大辞典、辞海、中华乃至康熙字典,“阿”本音皆ㄛ(客家音)非ㄚ,ㄚ是破音。历史上许多地方读ㄛ的,如“阿房宫”;今江 苏丹陽县,古曰“曲阿”等。本经译于一千六百年前,五胡 十六国至东晋姚秦时的长安,当时北方“阿”字,尚未出现破音,仍用ㄛ,ㄚ音在南方,如俗之阿公、阿妈、阿兄、阿嫂等,是长江 以南的用音,只是开口声,并没意思,无字可写,借用阿字,读破音ㄚ。鸠摩罗什法师在北方翻译,读ㄛ才对。还有,古来译者相当负责任,凡须读破音、二合音或轻重音,皆有标明。如咒语是梵音,当时中国无此字,须二字合起来切音,则标“二合”,三字合切“三合”,阿并没注明,念ㄛ没错。据我所知,大陆 来的老一辈法师,没听过念ㄚ的。

客家话阿爸、阿哥,既俗且土,毫无意义,我小时读唐书,如幼学琼林,有神名“阿香”(古传为雷部推车之女),老师特别叮咛,为恭敬故念ㄛ,不可读ㄚ,否则对神不敬。一千多年来ㄛ到今天,为何要改念ㄚ呢,实在不该!

“经”通题。梵语修多罗,正译“线”,国人重经不重线,且佛法未传来,儒有四书五经,道有老子道德经、南华经,凡圣人言教皆称经,随顺国情故译为经,佛是天中天,圣中圣,所说之法更应称经。实际,经是经纬,不违线之本义。言“经”,义尚未周,详云“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佛佛道同,后佛如先佛之再来,所说真理无二无别。下契众生之机,佛法如药,众生烦恼如病,心病还需心药医,然众生根性千差万别,得应机说法,应病予药,才能药到病除,故云“契经”。经之义,详说甚多,智者大师法华玄义中以五义释经:一、经。即经由,教行理,须由经显,依之而行,才能达成目的。二、契。即契经义。三、线。即贯穿义,佛说法如散花,以文字贯穿,令不散失。四、法本,诸法之本,世出世间一切修行法门,都从经出,为众法本。五、善语教。佛经说的都是好话,目的在使人断恶修善,自净其意。另印度传来之阿毗达磨杂心论(简称杂心论),言经有五义:一、涌泉义。佛经义理无穷,源源不绝如泉水。二、出生义。展转出生最上善法,一切行门,从经而出。三、显示义。显现妙理,事相理性,表露无遗。四、绳墨义。裁定邪正,明辨善恶,云何趣善弃恶,超凡入圣,经能定夺。五、结鬘义。也就是贯穿义。印俗喜以串花作头饰,如花环,但非挂在胸前,而是装扮头发,花因线穿故不散失,经因文字贯穿,而不遗漏。

除此之外,另有许多解释,不一一详述,古德云“实摄”义,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之机,此是正义,余皆引申。总而言之,经者径也,指示修行的路径。经非读诵而已,旨在令人断恶修善,成等正觉。一般误为读经是读给佛听的,怕佛忘了,其实,读经是解义的前方便,经文熟,义理才能前后连贯,能解方能行,如修念佛法门,须懂信、愿、行道理,始得往生。古人云:“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

为何须释经题呢?因题是经的总纲,古德云:“提其纲,则众目自张”,如渔网,提纲,则网目自舒,收放不难。又如衣领“挈其领,则群缕必直”,了解经题,可以说已了解经的内容大意,所以,不论讲那部经,都要先释经题,提纲挈领后,便能抓住重点,不致离谱。本经为释迦牟尼佛所说,开示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之依正庄严,及持名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方法。

参、明译史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佛降生印度,母语是印度话,北传佛教多属梵文,南传如缅甸、锡兰一带,属巴利文,中国佛教或由印北传入,或从西域间接传来,属北传经典。我们没研究梵文、巴利文,根本不识其字,遑论其义。如国际通行的英文,我称为“豆芽字”,没学ABC,那懂得!今天能见闻读诵,全是译师功德,故凡讲经,必先介绍译者历史。

从历史迹象看,佛教早已传入中国,但一般认为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夜梦金人,才遣使往请。藏经存有四十二章经,译者为迦摄摩腾和竺法兰二位法师,是中国最早翻译的经典。但从明帝到汉末,都沉寂不显,成了中空期,直至汉恒帝,汉灵帝、献帝,才又热络起来。桓、灵二帝时,支娄迦谦、安世高相继而来,安世高法师译八大人觉经,从此,中印交 流不绝,到隋、唐,已成佛教的黄金时代,是最盛期。

“姚秦”标翻译朝代。

“三藏”经、律、论。佛法虽多,结集不出经、律、论三藏。“法师”以法自师,以法师人。以佛法作典范,且以佛法化导众生。古通经者为经师,弘律者称律师,达论者为论师。精通三藏,自利利他,德高望重,方堪称为“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法师名,此云童寿。“译”将梵文译成中文。先依字释,再详明翻译年代和历史。

“姚秦”,五胡 十六国之东晋时期。中国历史,三皇五帝不说,周朝时已有详细的历史记载,周文王之子武王灭纣后,建国号周,从西周至东周、春秋乃至东周列国、战国七雄,到东周亡共八百七十多年。周后七国争雄,秦始皇并吞六国,国号秦,因暴虐无道,前后只二十多年,实际在位才十五年。始皇死,予胡 亥继位,不及半年便亡。秦末,楚汉相争,刘邦花五年时间就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是汉朝的开国元勋,有西汉、东汉,西汉二一五年,其间王莽篡位十余年,汉光武刘秀中兴,建都洛陽,在长安之东,称东汉。西汉又称前汉,东汉又名后汉,有一九五年。前后汉各十二位皇帝,有四百多年历史。汉献帝时,曹操霸权,曹丕篡位,形成魏、蜀、吴三国,不过四十多年。后三国尽归司马氏,司马炎先灭蜀、魏,再收东吴,改国号晋,五十多年后,因八王之乱,北方落入外族,成五胡 十六国,东晋偏安于南方(长江 以南,今之南京)。北方五胡 ,即匈奴(今内外蒙),羯族,为匈奴之别支。鲜卑族是东胡 。氐族,甘肃一带的少数民族。羌族,占据西边敦煌处。将中国割裂成十六小国,实际有二十多个,有的立国不久,不成气候。十六国是:夏、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后燕、南、北燕,“五凉”前凉后凉及西、南、北凉。再加成汉。十六国先后成立,并非同时,共有二百多年。

东晋至宋文帝元嘉年间,南北朝对峙,北方被北魏统一,足有一百五十多年,五胡 大闹中华。但五胡 小国,许多信奉佛法,当时占据长安的苻秦(又称前秦),也是五胡 之一,苻秦灭,姚秦兴,(国主姓姚,故名姚秦,又称后秦以拣别)。姚秦西元三八四年建国,四一七年灭。鸠摩罗什法师约在西元四○三年来中国,依开元释教录,本经译于姚兴弘始四年(四○六),现西历一九九一,距今已有一五九○年历史。姚秦之后是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今年是八十年。阿弥陀经已流传一千五百九十年了。

“鸠摩罗什”龟兹(丘慈)国人,当时西域三十六个小国之一。父鸠摩罗炎,本印度人,舍相位游学到西域,龟兹国王钦佩其德学,以妹妻之,生下鸠摩罗什。师之母信佛,师七岁时随母出家,九岁亲近槃陀达多学小乘法,又回沙勒国,跟沙车王子须利耶苏摩学大乘法,二十岁已博通三藏,各处弘法,备受敬重。龟兹王奉为国师,名声远播至中国。

时苻坚崇敬道安法师,问何处尚有高僧?云:“闻西域有罗什,当请之。”苻坚遂遣大将吕光率十万大军,嘱先礼,若不肯再用兵。鸠师既是国宝,王当然不舍,吕光两天就用武力解决了。因交 通不便,来去费时,光回至凉州(今甘肃),闻苻坚败于淝水之役,臣姚苌继位,而于凉州自立为三河王。师被困凉州,研究中国语言文化,光不信佛,因师预告灾难,多次皆准,方视作军师,软禁在凉。

姚苌死姚兴继位,吕光逝,传位侄吕隆,兴发兵于弘始五年灭凉,迎回鸠师。开元释教录说弘始四年,可能有误,是否凉未亡便请,不得而知!师西元三八六年至凉,四○三年才到长安,留置十八年之久。关于师受苦情形,可见梁高僧传第二卷鸠摩罗什法师部分,此不能细说。

师弘始四年或五年来长安,十五年圆寂,前后才十年。所译经论,依开元释教录载,有七十四部,三百多卷。现存约三百卷左右。在中国佛教四大译家中,是最负盛名的一位,所译经典流通最广,最受欢迎。如法华经有三种译本,以师所译最受欢迎;金刚经有六种译本,其中“尔时,慧命须菩提”约三行字,鸠译无,可能是漏抄,由元魏菩提流支译本补入,仍采师译,足见彼与国人法缘之深。

师以义译为主,文辞优雅,甚合国人口胃。玄奘大师采直译,文较繁,故流通少。师对中国佛教贡献甚巨,如三论宗之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加上大智度论为四论宗,皆师所译,净土宗阿弥陀经也是,凡佛弟子,无不读诵,最为普遍。

师七十岁圆寂。据僧肇所写鸠摩罗什法师诔,弘始十四年末,师仍健在,另师所译成实论(成实宗)后记也提到十四年犹在人间,足证是十五年入灭,高僧传说十一年,恐有错误。

古之译师,不论中印,皆历尽千辛万苦,今日得以见闻,当生珍重心,对译者作感恩想,非彼之付出,我等无缘读诵受持,阿弥陀经除本译外,玄奘大师也有翻译,经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藏经中有。旧译唐代已相当盛行,念佛者多,不阅藏者,不知有异译,有心研究者,不妨对照参考。

师临终前发愿:“若所译不违佛旨,荼毗后,舌根不坏。”后果然舌根如生,更明所译正确,足堪信任。

为证信、感恩故,略说译史竟。

这本阿弥陀经从印度传来,由龟兹国博通三藏的鸠摩罗什法师,在东晋时的北方,五胡 十六国之姚秦(又称后秦)时代,所翻译的。

肆、别解经文

甲一、序分 分二

本经共一千八百五十八字,文长,须依古德方法,先“分科判教”,不分科不能提纲,至于判教,从略。古来教下以天台、贤首为最,星期日讲的“天台四教仪”便是台宗入门书,天台宗法师用五重玄义: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作经前悬论,提示全经大纲。贤首宗则用十门悬谈,即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乃至第九、总释名题,十、别解文义,分十段。

现在不采这种说法,因为这种讲法,起码要三、四天时间。我二十一岁时,斌宗法师在狮山讲阿弥陀经,共当侍者,每天讲大座,搭衣唱赞,结束时回向,前后近两个小时,讲一点半钟,共二十一天,经题六字,讲了一星期,用五重玄义发挥,若对教理没研究,如鸭听雷,故不取之。

据闻民国三十几年,圆瑛法师在上海圆明讲堂讲金刚经,一位受持金刚经的居士,逢此胜会,欢喜不已,捧着经本去听讲,除了开头第一句“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听懂外,第二句就“莫宰样”了,六、七日后,干脆不带,晃着手去,依旧只听懂第一句,直到第三十六天才听到“如是我闻”。因法师用十门悬谈释题,若非有坚定信心,早打退堂鼓,尤其现在家家有电视,干脆看电视算了,何必去坐冷板凳!

虽不依古判教,但须顺文分科,否则,不得要领。佛教传来,汉朝末年,就有人讲经了,大多是随文而说,消文释义,东晋道安法师始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时人以为标奇立异,后亲光菩萨佛地经论传来,方知经本分三分,即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认为道安法师有先见之明,赞曰:“分经雅合于亲光,释姓普同于增一。”成一名对。师之前,中国及西域一带出家人,都随师姓。如师姓支,弟子就姓支,三国时之支谦、支亮便是;师姓竺,弟子也姓竺,竺道生、竺法护等,道安法师也姓竺,所以,有的写竺道安。师倡出家佛子,皆师于佛,当随佛姓,佛姓“释迦”,国人好简,单取释字,免复姓之疑,师以己为首,自称释道安。当时也有人反对,至增一阿含传来,中有偈云:“四河入海,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称释子。”才信服。“四河”恒河、信度河、私陀河、缚刍河。四大河水流入大海,与海同一咸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姓阶级出家,不分贵贱,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同称释子”的释子非指释姓,因当时印度外道也有出家的,为拣别故,凡释迦佛子均称“沙门释子”,由此证明出家人姓释是合理的,故有“释不问姓,道不问年”之说。圆领方袍之佛子,同一释姓,不须请问“贵姓”?道家修仙,求长生,莫请问“贵庚”?以免失礼。台湾佛教受日本影响,不重视这一套,出家后仍沿用俗姓,如妙果和尚俗姓叶,叫叶妙果,真常法师姓曾,曾真常,因而多数人喜问:“师父,您姓什么?”我只好回答:“我俗姓姓陈”,表示未出家时姓陈。

道安法师俗姓卫,常山扶柳人,幼失依恬,外兄孔氏抚养,七岁读书,过目不忘,十二岁出家,相貌丑,不受器重,下田耕种,三年无一教诲,毫无怨言,自认初学,应多培福。一日夜归,礼师求经,师与辩意经一卷,约五千字,携入田,休息方读,暮返再求他经,师云:“昨经未读,何以复求?”答:“已能背诵。”师虽诧异,并未表明,复与成具光明经,我算过,有九千八百多字,翌日傍晚便还,师令背诵,一字不漏,师惊叹不已,送北方亲近佛图澄,深受大益,终成一代明师,法门龙象。

秦王苻坚敬重景仰,王伐襄陽时,师居檀溪寺,众四百余人。时有名士善辩,自号习 凿齿,意思是对方嘴一开,牙齿就被凿下来,自视甚高,访道安法师,自我介绍为“四海习 凿齿”,师对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亦是名对。苻坚攻襄陽,请二人至长安,喜曰:“朕以十万雄师取襄陽,唯得一人半。”法师精通世出世法,是全人,习 凿齿仅通世间法,是半人。

师一生贡献良多,尤其倡编众经目录,把已翻译经典编成目录,并呼吁译者签名,东晋前之佛经,多失译名,囚译者不好名故,师请留名,表示负责,并使后学起信。鸠摩罗什法师东来,缘于师力劝王请,鸠师亦远闻师名,叹为“东方菩萨”,惜未相见。今法门中许多规矩,亦师所立。师寂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西元三八五),年七十二。欲详知可阅梁慧皎法师撰之高僧传第五卷。

经之三分,古德喻:序分如人面,五官具存,可辨智愚忠奸,见序分能知内容大概。“正宗分”如身躯,五脏俱全,为经之要旨。“流通分”如手足,运行无碍,流传后世他方。

“分科”见仁见智,本经有上百家注解,古注中出名的有三部:一、明万历年间莲池大师之“阿弥陀经疏钞”,四卷,最详细,段段皆显理。二、幽溪传灯大师的“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略解”乃明朝大佑大师着,传灯大师加以注解,谓之“圆中钞”。“圆中”是天台圆教中道之义,表本经义理至高至胜,最为圆顿。三、明末清初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全是要义,真是名符其实的要解,公认是注解中最好的。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处处赞叹,认为古佛再注,也不过如此。后代弘法者,多依之。

“要解”精简深妙,常人不易明白,后人再加以注疏,最早是清末“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民初宝静法师的“弥陀要解亲闻记”,圆瑛法师“要解讲义”,其中又以要解讲义最流通。

民国三十六年,斌宗法师讲阿弥陀经,也是根据要解,“分科”则有自己的看法,三分仍依要解。疏钞和圆中钞,序分、流通分的分法不同,现在我们也以要解为准。蕅益大师的分法是:

序分—如是我闻.....今现在说法。

正宗分—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应富发愿,生彼国土。

流通分—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音同触ㄔㄨˋ)鞞佛...........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先说序分。“序”序头,无序分不能入正宗,如抽丝剥茧,须寻出头绪。有通序、别序二种。“通序”,通诸经故。凡佛经开始皆有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谓之“六成就”,又名“经后序”,结集时才加入的,也叫“证信序”举此六种,证明是佛金口宣说,值得深信。“别序”,个别。每部经的发起因缘不同,又名“发起序”,如金刚经,从佛托钵回园,洗足已,敷座而坐,须菩提请问为发起。法华经由佛放光,弥勒菩萨启请,文殊菩萨回答作发起。也叫“经前序”,讲经前就有了,非结集时才加。证信序对发起序,经后序对经前序,通序对别序,皆有其定理。

乙一、通序 分二

通序分二:丙一、举五事证信,丙二、引大众同闻。何以经前都有“如是我闻”等六成就呢?原因有四:

一、遵佛遗嘱—世尊八十岁二月十五日,于拘尸那竭国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人天大恸,证果者敬肃,阿难尚未证果,又是佛侍者,更为伤心,阿那律尊者劝彼把握时间,请教世尊,阿难言:我心悲乱,无从问起。尊者代拟四问:一、佛在世时,大家以佛为师,佛入灭后,师兄弟们,以谁为师?二、佛在世时,以佛为住,佛灭度后,依何安住?“住”非单指衣食住而已,主要指心之安住,佛在世,精神仰赖佛,便能安心修行,佛灭后,心云何安,怎样才能修行?三、恶性比丘,如何治之?佛世有六群比丘,六人一伙,调皮捣蛋,对佛敬畏,唯佛能伏,佛灭后,当如何?前三种与经文没关系,第四点才重要。问:佛说法四十九年,将来结集,经首应安何字,令人一见,就能辨别?

阿难于是静心请教,佛答:一、以戒为师。戒为佛子师,七众弟子,持戒清净,道业方成。二、依四念处为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佛之法身慧命,依此修行,即佛常住心中。三、恶性比丘,默摈治之。莫理他,不随之起贪嗔痴,作好榜样,潜移默化。“默摈”律上另有含义,从略。四、经首安“如是我闻”等六成就,以兹辨别。所以,六成就是遵佛遗嘱而建立的,是普通的佛学常识。

二、断众疑:断除结集时,大众的怀疑。佛二月十五入灭,四月十五日(依中国历法),结夏安居,在三个月中结集三藏教典,因舍利弗、目犍连已先入灭,故以摩诃迦叶为上首,大迦叶领五百阿罗汉在毕钵罗窟(七叶窟)结集。阿难多闻第一,大迦叶曾赞说:“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是结集时的首要人物,却未证果,不得参加。受迦叶尊者严逼,七日不眠不休,终于悟了。阿难证果相当特殊,是离行、住、坐、卧四威仪而证的,因日夜精进行道,第七日晚疲极,想躺下休息,思道业未成又坐起,实在很累,又欲卧倒,就在坐、卧之间开悟了!大家睡时,不要一看到床 铺就迫不急待,想梦周公,学学阿难,说不定在起卧中就证道了,这是史上有名的证果法。当时已半夜,急赴七叶窟敲门,迦叶诃曰:你未证果,莫来!答:我已证果。曰:既已证果,不须开门,从钥匙孔进来!既入,大家恭喜,即升座结集,阿难心存虔敬,祈佛加被,众见其相好庄严,如佛无异,顿起三疑:1、疑佛重起—佛怜愍众生,故再回来说法。2、疑他方佛来—有的转念一想,佛非小孩,不会开众生玩笑,去又回来,恐是他方佛游此悲愍教化。3、疑阿难成佛—或许是阿难成佛了。俟阿难宣“如是我闻”等,三疑顿断,只因结集经典,重述佛所说法罢,有的一闻“如是我闻”,不禁泪下,人天眼灭,如今唯听“如是我闻”,代佛宣说而已。

三、息诤论:阿难也是佛弟子、同门师兄弟,以六成就表结集经典,非僭越向辈,息诸诤论。

四、异外道:别于外道典籍。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各有其教典,以中国言,如老子道德经,开头便“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儒家论语则子曰:“学而时习 之,不亦乐乎!”没六成就,六成就是佛经的标志,具此证明可信。标六成就的四种原因中,二、三两种,是为了结集,结集后,断疑、息诤就不须要了。

一、四两种,从结集到尽未来际,佛法尚存,便不可缺。

丙一、举五事证信

举出五种成就证明经之可信。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樹给孤独园。

“如是”信成就,有三种解释:一、指法之词,指这部阿弥陀经。二、信顺之词,信则如是,不信则不如是,经乃佛语,我皆深信奉行曰如是。三、显理之词,显示实相妙理。古德云:“不变名如,无非曰是”。如如不动,亘古常新曰如,正确无谬曰是。每部经各有其如是之义,本经以“一心不乱”为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为是。专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便是如,知心是佛,用心修行,使之成佛,即是是。

“我闻”闻成就。我,阿难自称。闻,耳根发耳识,听到并且了解,如我说的大家都清楚叫闻。闻既用耳,云何说我闻?因我为总,耳是别,“我闻”即含耳闻。或问:佛法说无我,学佛当破我执,云何说我?须知我有多种差别:一、凡夫妄执我。凡夫执有我、我所,破我执为破凡夫妄执也。二、外道邪见我,外道执有神我。三、圣人假称我,阿难结集不假名我,谁闻之?故阿难假名称我。“如是我闻”如是这部阿弥陀经,是我阿难亲自从佛所听闻的。

“一时”时成就,有一个时候,为何不标明日期时间?一、各地时间不同,如印度计日与我国相差半个月,我们三十,彼是十五,日期有异,徒增麻烦。二、佛说法不仅在人间,如地藏经讲于忉利天,人间一百年,彼天一昼夜,怎么比对?故用一时。三、古德云:“说听始终,师资道合”之时。佛观众生机缘成熟,畅佛本怀而说法,说者听者,从始至终,圆满参与。当然,也可大概推算出讲阿弥陀经的时间,一般言佛三十成道,八十入涅槃,阿弥陀经可能在晚年七十多岁时讲的,为什么?依净土三经论,最初发起演说的是观无量寿经,当时王舍城频婆娑罗王被阿阇世太子幽禁,欲将其饿死以作新王,王后韦提希夫人,净身涂乳面,璎珞盛果酱,藉探牢之便送食,七日后,王颜色更胜,太子震怒,将母囚禁深宫。夫人苦甚,狱中求佛,佛现神通为彼说法,彼问:“此土苦不堪言,生此逆子,愿求生净土,不知有何佛国?”佛顶现莲华,华中示种种佛刹,如放电影 般,让彼选择。后云:十方国土虽皆严净,但我唯愿求生极乐,不知云何得生?佛为说三种净业、十六妙观。依序则说无量寿经,介绍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可能老王崩后新王登基,国家大乱,佛才来舍卫国说法,开演阿弥陀经。频婆娑罗王与舍卫国的波斯匿王,都和佛同年,老王被幽禁时年近八十,依此而推,佛也已经七十多岁,是将近入灭的前几年说的。这是我会性秉阅藏心得,推算出来的,并无史可考。

“佛”说法主成就。娑婆世界二千多年来只释迦牟尼成佛,故不须另标姓名,梵语佛陀耶、或浮图,有人将浮图误为塔,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实际上是错的,古时浮、佛同音,才产生误解。国人好简,称“佛”。更有人望字生义,胡 解作打猎的叫佛,一个人背个弓再加两支箭的缘故,真让人啼笑皆非。

梵语佛陀,译“觉者”,大彻大悟的人,不是三头六臂的神,太虚大师云:“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佛是人格最圆满的人,是人做的,不是天生的。觉有三义:一、自觉:烦恼断尽,福慧圆满。二、觉他:“以先觉觉后觉,以斯觉觉斯民”,说法利益众生,使得同等觉悟。三觉行圆满:自觉觉他,功德圆成。成佛福足、慧足,谓之“两足尊”,福慧究竟圆满也,有人误为“足”是脚,说佛是两只脚中最尊贵的,如果说是两只脚,你我都是。起信论之三觉谓:“本觉:人人皆有佛性,有佛性皆可成佛。二、始觉:开始发心修行,行菩萨道。三、究竟觉:烦恼断尽,惑尽功圆,究竟成佛。“佛”之义甚多,此仅略说。

“在舍卫国祇樹给孤独园”,处成就。在,或释“久居曰住,暂住曰在”,但法华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并非久居,所以,住、在,皆可视为暂住。

“舍卫国”标说法国家。当时,印度有许多小国,据说有二、三百个,较大的有十六国,类似我国东周时期,差不多一城一国,一个台湾可割成几十国,小如万峦乡就成一国。“舍卫”新译室罗伐或室罗伐室只,乃憍萨罗国首都,与摩竭陀国王舍城相邻,是城也是国,此云“丰德”,物产丰饶,民心淳厚,百姓有德,常受圣人教化故。

“祇樹”,只,音ㄑㄧˊ,客家音读ㄓˇ,其实,只、祗有别,据形音义字典云,两字通用已久,读ㄑㄧˊ,ㄓˇ必无妨。这本字典很好,把字形、读音、差别讲得很清楚,佛经也两种都用,本经是“只”,楞严作“祗”洹精舍,因此,各依己之念法,不必更改。

“祇樹给孤独园”,讲堂名。“只”是祇夜之略称,新译室多祇夜,华言战胜,波斯匿王的太子,出生时逢王凯旋归来故名。“给孤独”,须达多长者的别号,舍卫国大臣,富仅次于王,乐善好施,以照顾鳏寡孤独为己任,国人赞称给孤独长者,是位大慈善家。

佛成道后,约第六、七年左右,摩竭陀国国王供养竹林精舍,故佛常在王舍城说法,竹林精舍可以说是佛教第一间寺院。

给孤独长者育有七子,唯么儿未娶,闻王舍城珊檀那长者么女贤淑,又门当户对,亲往提亲,见珊檀那家上下忙碌,备办精美饮食,以为请王,珊檀那云:为供养佛及千二百五十人。长者善根深厚,闻佛字生大欢喜,略询佛事,是夜,精诚所致,深更以为天亮,独往竹林精舍,中途生疑,不知真有佛否?冒然而去,恐有危险!疑生,大地黑暗,复生信心,明如白昼,将近精舍,见佛在外经行,相好庄严,不知如何是好!天人作礼绕佛,长者依行,佛为开示,即断见惑,证须陀洹果,感恩至极,力请佛至舍卫国弘法,佛受请嘱须建精舍安僧,设立讲堂说法,环境要清幽,不可离城太远,免听经不便、托钵太远,并要舍利弗同回觅地。返国后,东寻西找,唯见“祇園”林木胜美,地点适中,合乎理想,数访祇夜太子,太子欲其知难而退,唬须金砖铺地方许。长者照办,余门后一角未铺,正思惟时,太子闻风赶来,见满地灿烂,惊云:我是太子,岂须卖地,玩笑一句,何必当真!长者答:君无戏言,且已劳师动众,举国皆知,若不卖,恐自损形象。太子深思:佛定非凡,方使给孤独如是崇敬,愿共襄胜举,当众宣布,门后不须再铺,由我建一大门,并施花树,共作功德!

精舍完成,请佛说法,立名为“祇樹给孤独园”,祇夜太子布施的树及大门,给孤独长者供养的园地。精舍占地甚广,据说遗址尚存,曾有人照相回来,我没去过。往后,佛常在此说法,金刚经、楞严经都是在“祇園”讲的,四十九年中,单祇樹给孤独园就讲了二十五年之久。竹林精舍灵鹫山(简称灵山),也有二十多年的弘化,他国亦有,但时间较少。

丙二、引大众同闻 分二

引证阿弥陀经非仅我阿难所闻,另有大众共闻,有的判作“列圣凡同闻”,除菩萨、阿罗汉贤圣外,还有人、天等凡夫众参加,意义相同。听众依类分三:一、声闻众、二、菩萨众、三、人天众。

丁一、声闻众 分三

闻佛四谛法,修行证阿罗汉果者。前说通序谓之经后序,结集时方加入,但并非随便安置,跟经文息息相关,具表法义味,经列举闻法大众有三类,论断证、发心,菩萨均胜声闻,何以小乘列前,菩萨在后呢?这含有三义:

一、出世相故。声闻是出家弟子,僧相齐整,故列第一,表僧宝之重要。二、常随从故。千二百五十人乃佛常随弟子,侍佛闻法,少有缺席,证信力强。三、佛法赖僧传故。古德云:“佛法弘扬本在僧”,若无出家众,法灯必微,因弘法利生是僧之本分事,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又说:“有佛出世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因无佛法,善法减损,恶法增长,世局更乱,不只人烦恼,连鬼神都担忧。三千年来,法传至今,端赖历代高僧,故列在前。今有在家居士,见僧团 良莠不齐,欲组在家佛教弘法,实不应该,在家家累重,没法专业,世若无僧,佛法必亡。

菩萨居次,亦有三义:一、相不定故。菩萨随类现身,或现在家,或现出家,乃至现天龙八部身,不似声闻整齐。二、不常随故。自利利他,游化十方,且有他方菩萨,随缘闻法,不常随佛,证信力弱。三、表中道义故。不偏空、有,常行中道。

人天殿后也有三义:一、世间相故。六道众生所现皆在家世俗之相。二、凡圣品杂故。人天众有凡夫也有圣人,品类复杂。三、外护职故。以护持佛法为职责,做外护工作。

出家众弘法,在家众护法,缺一不可。

声闻众文长分三:明类标数,二、表位叹德,三、列上首名。

戊一、明类标数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大比丘僧”明类,“千二百五十人俱”标数。先说“僧”字。

僧,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有事有理,理则“同证无为解脱”,以了生脱死为目的。事则有六,具此六义,才是僧团 。

一、身和同住:丛林住众多,住千人的不少,住二、三百人的很普遍,古之禅宗祖师,一人领众,千人随学,不像台湾,十几个就不少了,社会流行小家庭,寺院也如是。依佛制,大众共住,须身和方能相处。

二、口和无诤:口和合,不可吵骂。出家并非圣贤,习 气不易除,冲突难免,俗云:“牙齿也会咬到舌头”,齿硬舌软,最为相合,偶而也会伤到,但是舌从不反击,俗话说:“钱没两个不响”,吵架要有对手,没对手吵不起来,若一方肯发心作舌头,便无争吵,舌被咬,吃饭时,照样帮忙,不会罢工,或卷舌,让你不得呼吸,所以,意见相左,好好沟通,纵使不愉快,也要容忍,各自反省,早日雨过天晴。共住这两则最重要。

三、意和同悦:悦,欢喜也。大家和乐相处,莫摆臭脸,虽不吵,但像不定期炸弹,随时引爆也不好,所谓“吃人臭脸饭,不如说再见”。身、口、意三业和合是共住的基本条件。

四、见和同解:思想观念一致,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不可各行其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入道场当随大家共修,不可扰乱常住行门,慈老常说:“你不来,我不怪;你要来,受我诫。”既参禅便不该入净土道场,你在三门外,我管不着,既然进来了,就得守这里的制度。

五、戒和同修:共受佛戒,“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以受戒前后列长幼,遵佛制,持净戒,僧团 才能清净庄严。

六利和同均:佛制僧团 ,利益均等,不因职事高低而差别,一律平等。佛世,尝有人供佛,佛说:“供养僧吧!我在僧数。”莫只供佛,供佛则僧不能受用,供僧,佛在僧中,同受供养。当时,一贫女持小块布白佛:“世尊,我贫苦,少布供僧可否?”佛答:“只要心诚,粒米杯水皆可。”代为接受,嘱弟子用作灯心,千二百五十人,个个无缺,是利和同均的最佳典范。

曾闻大陆 某丛林方丈,很慈悲,力行均等。一日,有人供养和尚三粒蜜桃,住众三百,如何分配?老人请侍者购砂糖,行堂备三个水缸,饭头煮开水,每缸百杯,捣碎桃,和其中,人人有分,确实做到利和同均,真了不起,若是我,早就吃掉了。

具六和,僧团 才清净。荣宗法师,十四岁出家,曾往大陆 参学,斌老在狮山讲地藏经,彼亦共闻,常听他谈参学经过,言大陆 丛林规矩很好,几百人进禅堂,鸦雀无声;三十人或五十人,住大通铺(广单),一年半载,同床 共眠,不知邻单法名,因没讲私话的机会,所以,道业精进,法筵兴盛。

“比丘”旧译,新译苾篘,有三义,属多含不翻,依然保持原音。

一、乞士:士,人也。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食物,以资色身。佛制比丘,托钵生活,印度对修行乞食者很恭敬,中国环境不允许,故无法实施。

二、“怖魔:魔,指欲界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怕众生离三界,减少魔子魔孙,若有人发心出家受戒,登比丘、比丘尼坛,戒师白四羯磨法时,波旬宫殿震动,知有人发心修出离行,生大怖畏。大家须知,我等虽是佛子,未出三界,犹受魔王掌控,彼不足惧,唯有精修,方能怖魔。

三、破恶:修行为断恶修善,起码做到除身口七支之恶,身不杀、不盗、不婬,口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才能安心办道。出家目的在“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比丘僧”表非一人,照佛制,四人方可行羯磨法,所以,四人才称“僧”,比丘尼亦尔。千二百五十人,当然是“僧”了。中国佛教一人也叫僧,如“贫僧”,方便借用无妨,如军,本非一人,但一人不妨也称军人。此显比丘听众甚多。

“大”有二义:一、表已证圣果,皆具阿罗汉身分,故称大,是赞词。二、表其皆是回小乘心趣大乘道的声闻众。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所谓“外现声闻相,内秘菩萨行”。

“千二百五十人”是常随众。佛初成道,至鹿野苑度五比丘。五比丘是太子出家时,净饭王遣父系三人,母系二人,欲劝太子回心转意,后皆出家,三人受不了雪山苦行,先到波罗奈国鹿野苑,另二人见太子在尼连禅河受牧羊女供养,以为退心,也至鹿野苑自修。太子菩提树下成正觉后,观五人善根成熟,往鹿苑三转四谛法,令证阿罗汉果。从此,世间共有六位圣人住世。不久,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出家,共五十五人。太子修苦行时,曾至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愿舍位,劝彼放弃理想,太子不允,相约成佛后先来度王,为履约至摩竭陀国,途经三迦叶处,是当时极负盛名的外道首领,老大优楼频螺迦叶,住木瓜林,有五百弟子,受度后,将拜火教道具丢弃河中,老二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个弟子(或说三百),居象头山,老三那提迦叶与二百弟子住尼连河畔,见道具,以为兄有大难,率弟子赶往,也随佛出家,共一○五五人。关于佛现神通度优楼频螺的情形,可阅四分律藏犍度,载之甚详。舍利弗、目犍连侍师沙然梵志,学外道法,佛成道约三年,梵志逝,各领一百弟子到竹林精舍出家。其实,这二百人都是师兄弟,两个大弟子各领一半。如是,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求雅顺故,略去尾数。千二百五十人,并非个个出席,但多数皆参与。

和前“五事证信”的消文为:如是这部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有一个时间,在舍卫国祇樹给孤独园的地方讲的,除我阿难外,还有千二百五十五位大比丘僧,参与法会,共同听闻,故当深信。

戊二、表位叹德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皆是大阿罗汉”表其果位,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圣者。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能福荫众生,堪受人天供养。凡夫道业未成,受供养,如借贷度日,谓“缺应供”或“负债受供”。二、无生:有二义;1、见思惑尽,不再轮回受生。2、证偏真涅槃不生不灭之理,既无生便无灭,谓无生,此约理说。三、杀贼:是比喻。学佛不出三无漏学,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佛遗教经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三无漏学是破除烦恼的利器,大智度论云:“持戒如捉贼,定如缚贼(喻禅定能伏惑),慧如杀贼”。是一种喻说,非真杀,否则,法官、警察都是阿罗汉了。烦恼如贼,见思烦恼断尽如杀贼。

阿罗汉三义为比丘果,也是含多义不翻,翻字不翻音。比丘“乞士”因,阿罗汉“应供”果;“怖魔”因,证“无生”果;“破恶”因,得“杀贼”果。

“阿”字读音,前已说过,读ㄚ只是开口音,无意义可言,“阿弥陀佛”、“阿罗汉”含有法义,不应念ㄚ,密宗持咒念ㄚ,是另一回事,咒之开口音,无字可表,始念破音,现在不是持咒,当念ㄛ。最近,听一青年将“阿房宫”读成ㄚ,真让人笑话!许多佛经注音也注ㄚ,是不对的。这类问题常有人提及,答不胜答,故每说必讲,念佛本求一心不乱,现反因此而多心散乱,问题不小。

“大”乃赞词,赞其证阿罗汉果,也赞其回小向大,与“大比丘”前后辉映,不过“大比丘”是赞僧宝。

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圣者,但下列十六位尊者,不只阿难,连迦旃延、阿冕楼陀、拘絺罗也不在其中,可见与会者不只此数,仅标出常随众,以资证信而已。

“众所知识”叹德,赞叹大阿罗汉的功德。他经叹德文字很多,如楞严经云:“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下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等句,法华经也不少,本经仅此一句,简单赞叹阿罗汉胜德,若无胜德怎会“众所知识”呢?“知识”,闻名曰知,见面曰识,既闻名又见面叫“知识”。详说则“闻名仰德曰知,见面领教曰识”。闻名仰慕其德学,亲聆教诲曰“知识”。千二百五十人为当时人天大众所知所识,景仰其德学,从之闻法,亲受教诲,谓之“众所知识”。

戊三、列上首名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冕楼陀。

一千多人,无法一一列名,略举舍利弗等十六位上首名,详分又可分列名及总结两段,先释“长老”二字:

“长老”,鸠摩罗什法师对阿罗汉都译作长老,有的或译作慧命、具寿、尊者等。“德尊学博曰长,年富腊高曰老”。道德尊胜,学问渊博,年纪大,戒腊高,如大迦叶一百二十岁,是名符其实的长老了。略说有四种:一、生年长老:年龄大,八、九十岁。二、法腊长老:戒腊高,出家受具足戒三十夏以上。三、德学长老:年轻腊浅,但品学兼优。四、法性长老:证阿罗汉果的圣者,不论年龄戒腊,只要证得法性真空之理便是,如舍利弗之沙弥弟子均提。

四种具备,当然是长老,除法性长老不论年龄戒腊外,其余三种都须具备,就是“德学长老”,出家后至少有二、三十年的磨练,上座位以上,方许为德学兼优,没有单以“生年”为长老,而不具戒腊、德学的。

又“长老”二字,直贯十六位尊者,非单指舍利弗。十六位长老,各有其持长。

“舍利弗”,梵语舍利弗呾罗,华言鹙鹭子。舍利即鹙鹭,母之 名,眼如鹙鸟明丽故。弗,子也。印度习 俗,以父母名为儿女名,故名鹙鹭子。

印度人好论议,母未孕时,辩输其舅,孕后,寄辩母口,纵横皆赢,舅知是胎儿关系,恐将来甥胜舅没面子,特往南天竺研读十八部经,预作准备。

七岁闻名,时王设论议宝座,广邀天下名士,舍利弗问其原由,人云论赢有赏,便爬上宝座,众见其乳臭未干,胜不风光,败更难看,先遣弟子试试,竟连老外道都被打下台,从此,声名大噪!

舍利弗与目犍连同门,是最要好的同参道友,沙然梵志逝后,二人领众,觉所学不足,未得实益,轮流外出参访。舍利弗偶遇马胜比丘,举止非凡,请问师承,所学何法?比丘答:“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一闻即证初果,得法眼净,速告目犍连,重说偈颂,目犍连亦证须陀洹果,征得大家同意,各率百人往竹林精舍,随佛出家。

舍利弗证果最快,七日证阿罗汉果,目犍连十五日证得。舍利弗是声闻众中智慧第一,为佛法将,常受佛命,代宣法化。二人皆先佛入灭。详阅十大弟子传。

列十六尊者之首,表非大智慧者,不能信受念佛法门的难信之法。

第二位“摩诃目犍连”,译大采菽氏,是姓。祖先修仙,采菽为食故。佛弟子中同姓者多,故以“摩诃”区别。摩诃,大也。名“拘律陀”,父母老而无子,祷拘律陀树神而生,故名。声闻众中,神通第一。

盂兰盆经云:彼母生前多造恶集,堕饿鬼道,针咽鼓腹,饥火焦然,(俗作醮,糊焦面大士像,嘴含红纸,很长,有人误为舌头,其实是表饿鬼,饥火中烧,口出火焰的意思。)尊者以神通送食,因饿鬼习 性使然,掩饭欲食之际,饥焰将食烧成黑炭,求佛哀愍,佛嘱于七月十五,僧解夏自恣之日,设盂兰盆供,仗十方僧宝,修行功德回向,方能出苦,个人神通,没法解决。尊者遵旨,果令母离饿鬼苦生忉利天。

“盂兰盆”,译救倒悬,形容饿鬼之苦如倒悬。七月十五日,本是目犍连救母出苦的纪念日,欲荐拔先人,可依此法供养十方僧,与鬼月无关,将七月视作鬼月,是不对的,鬼月是道家的说法。放焰口旋饿鬼不限七月,随时可为,但有一定时间,须在戌、亥时,即晚上七点到十点五十九分,施食方得受用,且焰口属密部,与供佛及僧是两回事。盂兰盆会由目犍连启教,供养三宝在七月十四或十五、十六日皆可,以此功德回向现存者增福延寿,往生者离苦得乐,详见盂兰盆经。

尊者神通事迹很多,如降伏外道、宝桥渡佛等,和本经无关,不必细述,其实,神通不敌业力,佛入灭前一、二年,憍萨罗国琉璃王欲灭释迦族,佛曾三次阻止,也没法挽救,终至大军入侵,尊者运神通力,钵盛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升大梵天,以延释种,结果,化成一钵血水。经云:“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入山市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神通再广大,也莫可奈何!还是靠佛的堂弟摩诃男,也就是当时的王,求琉璃王,愿舍己命,延释族命脉,自投水开始,至尸浮起止,网开一面,让释族青年逃亡。古人蓄长发,摩诃男又是初果圣人,投水之后,发系树根,久久不见踪影,琉璃王遣人探,方知究竟,颇受感动。

佛说:“定业不能移”,目犍连所救的,可能是定业中人,无一幸免,真是可惜!摩诃男力挽的,必是定业之外的,足见业力之可怕!

三、“摩诃迦叶”,新译大迦叶波,(叶,音设),此云大龟氏,佛子姓迦叶者多,故以摩诃别之。名“毕钵罗”,华言大饮光,除佛外,彼光明最胜,能隐一切光。未学佛前,是苦行外道,出家后,仍以苦行为主,声闻众中,头陀第一。

“头陀”新译杜多,此云抖擞,修头陀行,能抖擞烦恼,如抖除脏物般。依经论言,头陀行有十二种,另有“十二头陀经”,明头陀十二种修法,总不出衣、食、住,三方面的苦行。衣方面二种:

一、粪扫衣,又叫百衲衣,拾弃衣破布,缝补而成,二十五条,四长一短,共一二五块,故名“百衲衣”。佛世僧服是整块布,不似我国有短褂、中褂、长衫,今之祖衣,颜色鲜艳又镶金边,实非所宜。

二、但三衣,只佛制之五衣、七衣、大衣,不蓄余长,不然则全是百衲衣,纵非百衲,也是非常破旧的,力求简单,能遮寒蔽体便可,不像今人,做衣服奴才,多得不得了。

饮食方面五种:1、常乞食,佛制比丘托钵,有时也受檀越供养,修头陀行者,终

公众号二维码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  回目录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