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四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四

《华严经》卷第三十七

【题解】此卷包含第六「现前地」及第七「远行地」的全部内容。

十二、第六地:「现前地」

关于第六「现前地」部分的结构。据澄观的判释:文有三分:初,赞请分。第二,正说亦分为二:初,地行;后地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

「赞请分」九颂的内容是: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无量天女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佛法之理以及菩萨十度修行的殊胜。随后,解脱月菩萨又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会众讲解第六地之法。

第六地「正说分」之一——「明地行」。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则将「明地行」部分再分为三层次:「如五地中三分差别:胜慢对治,不住道行胜及彼果胜。第六地亦如是。应知转胜故。」

第一,第一层次「胜慢对治」,其主旨为除掉慢心。关于此处所除治的「慢心」,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第五地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为对治「苦」、「集」之染而有「取净」的情形。针对这种「净相」而在进入第六地之初,以「十种染净平等法」对治之。这「十种染净平等法」是:「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成,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金刚藏菩萨随后向会众指出,菩萨观想前述十种平等法即可进入第六「现前地」,获得「随顺忍」。

第二,第二层次「不住道行胜」,其主旨「不住道」而殊胜。此又分为三部分:

其一,「总显心境」。世亲将其解释为贯穿解释此地「不住道行胜」的「三观」,即「一切智观」、「大悲随顺观」、「一切相智观」。

其二,「别明观相」,即「缘起观」。经文本身是以十门来阐述的,其名目为:第一「有支相续门」、第二「一心所摄门」、第三「自业差别门」、第四「不相舍离门」、第五「三道不断门」、第六「三际轮回门」、第七「三苦聚集门」、第八「因缘生灭门」、第九「生灭系缚门」、第十「无所有尽观门」。

其三,「结成观名」,其主旨为总结第二「别明观相」中所言的十种缘起观。

第三,第三层次「彼果胜」,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之果」。此又分为五方面:

其一,「对治行胜及离障胜」。「对治行胜」是指「三解脱门」,「灭障胜」则是指远离三种相。「三解脱门」是指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而「灭障胜」中所远离的三种相,其实质是指「此六地中,远离法平等故。」

其二,「修行胜」。在此部分,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讲此地的「二种修行」与三种「修行胜」。前者是指「发勇猛修行」与「丈夫志修行」。三种「修行胜」为「般若因胜」、「般若体现胜」、「般若用胜」。

其三,「三昧胜」。「三昧胜」是指此地菩萨所获得的十种「空三昧门」。十种空三昧的名目为:「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

其四,「不坏心胜」。进入此地的菩萨能够获得九种坚固不退转的心。其九种心如经中所说:「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方便慧相应心。」

其五,「自在力胜」。菩萨依持于前述十种「不坏心」而获得九种自在力,如经中所言:「不惧异论,入诸智地,离二乘道,趣于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住于菩萨智慧光明,于空、无相、无愿法中皆善修习 ,方便智慧恒共相应。」

第六地「正说分」之二——「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第五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禅定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第六「现前地」的「重颂分」,有二十一颂。金刚藏菩萨为了使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六地「现前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关于此地名为「现前」的意义。菩萨至此位,能够通观缘起之义理,住于缘起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显现于前,因此名为「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

十三、第六地:「远行地」

关于第七「远行地」部分的结构。根据澄观的判释:文有三分:初,赞请中有十二颂。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两部分,先“行”,后“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

「赞请分」中,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无量天女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佛法之理以及菩萨十度修行的殊胜。随后,解脱月菩萨又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会众讲解第七地之法。

第七「远行地」的「正说分」之一——「明地行」。世亲《十地经论》卷九则将「明地行」部分再分为三层次:「第七地中,有五种相差别: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二、彼障对治差别。三、双行差别。四、前、上地胜差别。五、彼果差别。」

第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说证入第六地的菩萨以「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而进入第七「远行地」。至于为何称之为「乐无作行对治」,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解释说:「初言『乐无作』者,乐着般若观空故,即细相现行障。此地随有不着为能对治。」即以「方便智」发起十种殊胜行,也就是以方便智慧对治对于第六地「般若观空」的执着。

第二,「彼障对治差别」。其主旨为「即摄无着行,有量功用皆不着故。」(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此又分为二:

其一,「修行无量种,治前有量障。」(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其涵义是:「随所作利益,何等众生?众生住何处?以何等智慧?以何等心?以何等行?置何等乘?以此差别,有十种修行。」(世亲《十地经论》卷九)

其二,「修行无功用行」。其主旨为:「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无功用』。」(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而此地的特质即为修行「无功用行」。

第三,「双行分别」。世亲《十地经论》卷九说「双行分别分」有四种相:「一、二行双无间,二、信胜。三、能作大义。四、菩提分差别。」

其一,「二行双无间」的主旨为:「不舍前不动之『止』,观察之『观』,为止、观二行双行,一念不休即『无间』义。」(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

其二,「信胜」的主旨,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九所说:「『信胜』者,彼无量智中殊异义,庄严相现前专念故。」

其三,「能作大义」的主旨为菩萨在此地于念念中具足十波罗蜜多。

其四,「菩提分差别」则为此地所证之相的总结。

第四,「前、上地胜差别」,「前」指初地至第六地,「上地」指第八、九、十地,「胜」为「增上」之义。

在前一部分中,解脱月菩萨向金刚藏菩萨请问菩萨在其它「地」中修行是否也能够满足一切菩提分法。金刚藏菩萨则先回答说,菩萨在十地中都能够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不过在第七地中最为殊胜而已。然后,金刚藏菩萨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此地胜于前六地的方面。

在后一部分,金刚藏菩萨向解脱月菩萨解释说,在由「杂染」至「纯净」的过程中,第七地为其过渡的关键所在。菩萨凭借在此地所圆满的大愿力方便智慧纔能得以通过。解脱月菩萨又问,此地的菩萨所修究竟是「染行」还是「净行」?金刚藏菩萨先以譬喻,再以「双非」来回答解脱月菩萨的疑问。

第五,第五层次「双行果差别」,其涵义是:「此果实通诸分,以双行是正住行,亲生此果故。又以双行该于诸分,皆双行故,名『双行果』。」(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据世亲所判释,经文是从四个方面来诠释「双行」的:

其一,「业清净」,经文分四方面:「一者,戒清净」。第二为「世间智净,此辨『行用』。」第三为「得自身胜,此明『行体』。」第四为「得胜力,谓得禅等现前胜功德力故。」(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澄观说,此「业清净」所言的「双行」为「自利」和「他利」之「二行双行」。

其二,「得胜三昧」,即菩萨住于此地所获得的殊胜的十种三昧。澄观说,此「得胜三昧」所言的「双行」为「定、慧双行」。

其三,「得过地」,其涵义是菩萨住于此地之所得超过二乘及前诸地。第一方面为「行修善巧过」,其基本内容,如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所说:「过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过相亦二:一、下过二乘。二、上过智地,智慧地即八地无功用智。由此地中双观止、观,便至彼处法流水中,任运双流,趣佛智海。」此中,「过二乘」之「过」为超过、越过之义。而「过智地」之「过」为越过下地而得以直达上地之义。第二方面为「作业广大过」,即住于此地的菩萨,由于其殊胜的修行,得以在所有「业」、「行」方面超越声闻、缘觉。第三方面为「行修胜入过」,即住于此地的菩萨,「非但如前广、多无量,而力用难测,深无分量,胜而过也。」

其四,「得胜行」,其主旨是菩萨住于此地在修行方面非常殊胜,远远超过前六地。澄观说,此「得胜行」所言的「双行」为「寂、用双行」。「寂」即「真如理体」,「用」即此「理体」之作用。

关于「明地行」部分前述五层次之间的关系,澄观解释说:「初一,是趣地方便,即当入心。余四,为住、出心,在果。又住中,初一即初住地;次一正住地;次一,说虽在后,义该始终;后一地满。初言『乐无作』者,乐着般若观空故,即细相现行障。此地随有不着为能对治。二、谓向虽能治前地乐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即复是障故。修无量无功用行,以为对治。三、垢障既尽故,止、观双行。四、明此地功用过前六地,胜后三地。『上』即后也。五、由地满故,说『双行果』。」(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

第七「远行地」的「正说分」之二——「辨地果」部分,与前述第六地的相应部分大致相同。

第七「远行地」的「重颂分」,有二十二颂。金刚藏菩萨为了使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七地「远行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关于此地名为「远行」的意义。「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过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因此名之为「远行地」。菩萨于此地修行「方便善巧波罗蜜」,断细相现行障,证得法无别真如。

十二、第六地:现前地

(一)、赞请分

菩萨既闻诸胜行,其心欢喜雨妙华,放净光明散宝珠,供养如来称善说。百千天众皆欣庆,共在空中散众宝,华鬘①、璎珞及幢、幡②,宝盖③、涂香咸供佛。

自在天王并眷属,心生欢喜住空中,散宝成云持供养,赞言:「佛子!快宣说!」

无量天女空中住,共以乐音歌赞佛,音中悉作如是言:「佛语能除烦恼病。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着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④。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⑤。不取众相而行施,本绝诸恶坚持戒,解法无害常堪忍,知法性离具精进,已尽烦恼入诸禅,善达性空分别法,具足智力能博济。灭除众恶称大士⑥。」

如是妙音千万种,赞已默然瞻仰佛。

解脱月语金刚藏:「以何行相入后地?」

【章旨】此九颂为第六地的「赞请分」。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无量天女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佛法之理以及菩萨十度修行的殊胜。随后,解脱月菩萨又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会众讲解第六地之法。

【注释】①华鬘即以丝缀花,结于颈项,或装饰于身上。此为印度风俗之一,但佛教规定,比丘不得以华鬘装饰身上,仅能以之悬挂室内,或用以供养佛。中国、日本佛教转而用其为佛前之庄严用品。华鬘以鲜花制成,所用种类并非一定,主要择其芳香。亦有以鲜花以外之物作成华鬘的情形,如以青铜等铸成之金属圆形板,上面刻镂花鸟、天女之形,或以牛皮切割而成(称为牛皮华鬘)。②幡一般与「幢」一起使用,作为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以象征佛、菩萨之威德。一般认为,「幡」是初期佛教教团 的记号,但经典中多用之为降魔的象征。经典中亦常言造立此幡,能得福德,避苦难,往生诸佛净土,又言供养幡可得菩提及其功德,故寺院、道场常加使用,因而成为庄严之法具。③宝盖是「伞」的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之高座上,作为庄严具。此外,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宝盖」,又称「华盖」。④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着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关于此偈的涵义,澄观解释为“赞理」。佛教所言之「理」有多种名称,如「法性」、「真如」、「真性」、「法本」、「实际」等,诸法之真实体性,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法性」是万法之本,因而又称为「法本」。此偈语可以看作是对这一「理体」的全面描述。⑤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关于此偈的涵义,澄观解释为「悲、智无碍行。」「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是言「智」,「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是言「大悲」之行。佛教言,「悲」与「智」是佛、菩萨所必备的二种德性,也叫做「悲、智二门」。「智」是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是下化众生,属于利他。⑥不取众相而行施本绝诸恶坚持戒等八句关于此二偈的涵义,澄观解释为“十度圆修行”。「不取众相而行施」是言「布施波罗蜜多」,「本绝诸恶坚持戒」是言「戒波罗蜜多」,「解法无害常堪忍」是言「忍辱波罗蜜多」,「知法性离具精进」是言「精进波罗蜜多」,「已尽烦恼入诸禅」是言「禅波罗蜜多」,「善达性空」是言「般若波罗蜜多」,「分别法」是言「方便波罗蜜多」,「具足智、力」是指「智波罗蜜多」和「力波罗蜜多」,「能博济」是言「愿波罗蜜多」。

【语译】参加法会的佛子听闻金刚藏菩萨宣讲完如此殊胜的修行法,心中都产生大欢喜,他们都散播许多花,发出清净的光明,散播着诸多珍宝来供养佛,称赞金刚藏菩萨所说的如此美妙之法。数百千的天众都非常欣喜,一同在空中撒播众多的珍宝、花鬘、珍珠以及幢幡、宝盖、涂香来供养诸佛。

自在天王及其心中也产生欢喜,住于空中,散播珍宝凝成云彩来供养诸佛,他们一同称赞说:「佛子!快快宣说此后菩萨的修行!」

有无数的天女在空中停了下来,一同用乐音歌赞诸佛,每一天女都这样说道:「佛语能够除去烦恼病。法性本来就是寂静的,本来就没有任何相状,犹如虚空不能加以分别,超越取着而不能以任何语言去言说,它是真实平等而常常清净的。如果能够通达诸法之本性,无论对于『有』还是『无』都保持心的不动状态。佛、菩萨为了想救度世间的众生而勤奋地修行,从此佛之口所说之法中能够产生真正的佛子。不执着众相而实践布施,从根本处断绝诸恶并且坚持戒律,解悟佛法无害而常常能够忍辱,知晓法性是超越法相并且精进地修行,已断尽烦恼进入四禅八定,善于通达性空之理,行方便智慧,具足智、力,能够广博地济度众生。总之,灭除众恶即为大士。」

如此美妙的声音有千万种,称赞之后就默默地仰视着佛。

解脱月菩萨这时对金刚藏菩萨说:「菩萨凭借何等行相进入后地呢?」

(二)、正说分之一:「明地行」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察十平等法①。」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②。无体,故平等③。无生,故平等;无成,故平等④。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⑤。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⑥。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⑦。有、无不二,故平等⑧。」

【章旨】此章与下一章为「明地行」部分的第一层次——「胜慢对治」的内容,其主旨为除掉慢心。关于此处所除治「慢心」,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前观四谛,『苦』、『集』名染,『灭』、『道』为净。又十平等,随顺如道,但约净说。染相未亡,对染有净,亦名取净。今以十染净平等法而为能治。」这是说,第五地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为对治「苦」、「集」之染而有「取净」的情形。针对这种「净相」而以「十种染净平等法」对治之。

【注释】①十平等法在第四、第五地,金刚藏菩萨都向会众宣讲进入其地须修十种心。然而此地所修的十种心是最为殊胜的。第四地所对治的是「我慢」和「解法慢」,即「我执」和「法执」;而第五地所对治的则是因「清净」产生的「慢心」。此第六地则是针对第五地的这种对于「净相」的执着而以「十种染净平等法」对治之。②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此句为「十种染净平等法」的总句。佛教的所有法都可以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包蕴殆尽。而入地菩萨修行至此已经进入无为法的领域,因此,世亲说此处的「一切法」是指包括「无为法」在内的「十二入」。而「六根」与「六尘」均为缘起而成,因此本来就是「无」,因此,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此后的九句,是对此总句的推展说明。③无体故平等关于此句,菩提流支《十地经论》卷八翻译为「一切法无想平等故」。世亲则解释为:「『十二入』自相想。」这是说,一切法都是由「六根」与「六尘」和合而产生的,也即世亲所说的是由「想」而产生的。实际上,一切法并无固定不变的本体,因而是平等的。④无生故平等无成故平等这是说,一切法是心念辗转而生的,具体而言是「十二入」辗转的结果,因为有「生」,所以縩有苦果。而实际上,一切法都是以众生的虚妄分别为依凭的,因而是平等的。此中所言的「依他」是指「唯识三性」中的「依他起性」,此二句的涵义则是遣除「染分依他起性」。⑤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这是遣除「清净」与「染污」二元对立之下的「清净相」。也即前二句言遣除了「染分依他」,此则连同清净相一同遣除。⑥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这两句是言遣除「圆成实性」,即真如理体。⑦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此句是言遣除将「我」当作「非有」的「恶取空」之见,「无」并非全「无」,而应以下句的「不二」来理解。⑧有无不二故平等此句是言「有、无不二」,也遣「亦有亦无」义,再遣「非亦有亦无」义,「断四句,绝百非」的般若智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语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想进入第六现前地,应当观察十种平等法。」

「这十种平等法是什么呢?具体是:一切法是无相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无体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无生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无成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本来就是清净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远离戏论,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无取无舍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本来就是寂静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有、无不二,因此,一切法平等。」

「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①。得明利随顺忍②,未得无生法忍③。」

【章旨】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向会众指出,菩萨观想前述十种平等法即可进入第六「现前地」,获得「随顺忍」。

【注释】①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根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所说:「菩萨如是观」是「牒前所观十平等法」。「一切法自性清净」的涵义是:「『自性清净』者,远离前地染净慢垢。」「随顺」的涵义是「随顺真如十平等法」。「无违」的涵义是「以无分别心,无违所观」。「得入第六现前地」则是言「由前四,能得入六地。」②得明利随顺忍根据《仁王般若经》卷上,有「五忍」,其中前四忍各有上、中、下三品。地前之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证得「伏忍」,即已制伏烦恼,然尚未断灭。而第一、第二、第三地的菩萨则分别证得「信忍」的下、中、上三品。第四、第五、第六地菩萨则分别证得「顺忍」的下、中、上三品。所谓「顺忍」即顺理而趣向无生果。而第六地菩萨所证之「顺忍」,「此当上品,治于细慢,故云『明利』。言『随顺』者,顺后『无生忍』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③未得无生法忍「无生忍」是指悟入诸法不生之理。关于此「无生法忍」所证之「地」,有两种说法。从实际修证而言,入地菩萨已经可以说是证得了「无生法忍」。但就「寄位」,即仔细辨析菩萨修证阶位的细微差别时,菩萨在第八地方纔可以说是证得了「无生法忍」。

【语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菩萨如此观十种平等法,一切法的自性都是清净的,菩萨随顺此十种真如平等法,凭借无分别心而无违逆其所观,就得以进入第六现前地。进入此地的菩萨获得上品的随顺忍,但仍然未能获得无生法忍。」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复以大悲为首①,大悲增上②,大悲满足③,观世间生灭④。」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胜」的内容,其主旨为「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此章为「总显心境」的内容。关于四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解释说:「前三,辨能观心。后一,标所观境。前三皆悲,后一是智。由此相导,故名『不住』。故《论》结云『不住生死、涅槃故』。」此章很关键,世亲将其解释为贯穿解释此地「不住道行胜」的「三观」,即「一切智观」、「大悲随顺观」、「一切相智观」。

【注释】①大悲为首「三观」是总言因缘观的,因此,菩萨的「能观」呈现为「大悲」。关于「为首」的涵义,此句是言进入此地的菩萨是以一切智来观有为法的,所以,其远远胜于声闻、缘觉。②大悲增上菩萨在此地的「能观」呈现为「大悲」。而关于「增上」的涵义,此句是言此地的菩萨凭借「一切道相智」,不但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也完全了悟所有法的内容与本质。③大悲满足菩萨在此地的「能观」呈现为「大悲」。关于「满足」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满足』者,《论》云『一切种微细因缘集观故』,谓以『一切种智』委照无遗,故名『微细』。」「一切种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④观世间生灭此句是标示「三观」之「所观」即观想对象。关于其涵义,澄观解释说:「前灭,后生;染生,净灭故。」「前灭」即染污的有为法灭,「后生」即清净的无为法生。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此随顺观察之后,又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来观察世间有为法的灭除与无为法的生起。」

「作是念:『世间受生皆由着我①。若离此着,则无生处②。』」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不住道相胜」的第二层次「别明观相」的内容。此地的「观相」即「缘起观」。经文本身是以十门来阐述的。此章为第一门「有支相续」的第一部分,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称其为「辨定无我」,世亲则解释为「成差别」。其内容为:「双举解惑,释成无我故,则知缘集但是妄我。」「双举」则指「反举」和「顺举」,具体见注释。

【注释】①世间受生皆由着我关于此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解释说:「初言『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者,即反举惑情,明『我』非理,但是苦集故。」②若离此着则无生处关于此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解释说:「『若离此着则无生处』者,即顺举解心,明理非『我』,是灭道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世间轮回的众生都是由于执着我的缘故。如果远离对于我的执着,就不会有转生之处。』」

「复作是念:『凡夫无智,执着于我,常求『有』、『无』①。』」

「不正思惟,起于妄『行』,『行』于邪道;罪行,福行,不动行②;积集增长。」

「于诸行中植『心』种子,有漏有取③。」

「复起后有④『生』及『老死』。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暗覆,『爱水』为润,『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

「『名色』增长生『五根』⑤,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

【章旨】此章与下一章均为「有支相续」的第二部分「倒惑起缘」的内容。「倒惑起缘」,依照世亲的解释为「答差别」,即回答外道的问难,以结成「无我」之意。澄观则将此「答差别」分为三部分,此章为其第一部分:初,明“倒惑”,顺起染缘。「顺缘」也就是观染法的生起,即以十二因缘解释世间众生轮回六道的根源。澄观将经文对于十二因缘的解释分为「辨无明支」、「明行支」、「明识支」、「辨名色支」、「辨六入」等八支五个层次,俱如前所分段落。

【注释】①凡夫无智执着于我常求有无这是世亲所说「答差别」中所暗设的两个问难之简要回答。世亲《十地经论》卷八说:「若实无我,云何着我?此中应有是难,即自答言:『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此示现如经『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故。如是,实无有我,有何次第贪着于我,得有生间受身生处,成此示现?如经『无智暗障,常求有、无』故。」此中,「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是菩提流支对于「凡夫无智,执着于我」一句经文的译法。「无智暗障,常求有、无」一句是菩提流支所译的文字,而此八十卷《华严经》则略去了「凡夫无智」一语。关于此二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无智』是痴,『常求有、无』即是有『爱』。然依三世,诸惑谢往,总名『无明』,略举发润有支本故。若约二世,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无明力增,故名『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以为其体,希常为『有』,于有乐事欲常住故。求断为『无』,于有苦事,愿断灭故。」②罪行福行不动行指「三行」。「福行」是指行十善等福,能招感天上、人间之果。「罪行」,又称「非福行」,即行十恶等罪,能招感三恶道之苦。「不动行」,又称「无动行」,即修有漏之禅定,能招感「色界」、「无色界」之果。因禅定不动,感果不动,故称「不动」。③心种子有漏有取「有漏」与「无漏」一起构成一组概念。「漏」为「流失」、「漏泄」之意,为「烦恼」的异名。人类由于烦恼所产生之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之境界,则称为「无漏」。「有取」即指执取。此处所言,「有漏有取」为种子的两种属性。依照唯识学的义理解释,「有漏」即指第八「阿赖耶识」中所蕴藏的「无漏种子」,「有取」则指第七「阿陀那识」对于种子的执取,并且使其由潜在的存在显现为现实的「现行」。经文后有言「复起后有生及老死」,显然将第八「阿赖耶识」当作了众生轮回六道的载体和根源之一。④后有指未来之果报、后世之身心,即未证涅槃的众生,在未来世将承受的果报。「有」含有果报存在的意义。⑤五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所依之五种色根,又作「五色根」。十二因缘中的这一支一般称之为「六处」即「六根」,至于此经中于此处为何只说「五根」,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有一个解释:「前段为明『意根』本有,云成『五根』耳。」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凡夫缺乏智慧,执着于我,常常常追问我到底是有还是无。』」

「愚妄的凡夫不正确地思惟,产生了虚妄的『行』,『行』于邪道;产生罪行、福行以及不动行;所有这些,都积集增长。」

「凡夫在其诸行之中种植了『心』种子,种子有漏,也产生对于种子的执取。」

「接着,又产生后有之『生』以及『老死』。这就是:以业为田,以『识』为种子,被『无明』的黑暗所覆盖,被『爱水』所滋润,被『我慢』所溉灌,『邪见之网』增长,产生『名色』之芽。」

「『名色』增长而产生『五根』,『五根』相对而产生『触』,在『触』的基础上又产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产生之后,在六道之中产生『五蕴』结合之身,这就叫『生』,『生』之后,身体逐渐衰变,就叫『老』,终殁就叫『死』。在『老死』时,众生焦热苦恼;因为焦热苦恼的缘故,忧、愁、悲叹,所有苦都聚集起来了。」

「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

「菩萨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

【章旨】此章为「答差别」的后两部分:「二、『此因缘故』下,正智逆观,结酬无我。三、『菩萨如是』下,就人结观。」「逆观」则观染法之还灭。菩萨由此顺、逆观察缘起之相以证成「无我」。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从十二因缘观之,是由无明等十二因缘聚集而产生众生的生死流转,并非由『我』聚集而成。众生轮回六道,自然而灭,并没有一个主宰者使其灭。」

「菩萨就是如此随顺观察缘起之相的。」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着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谘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①。」

「如是但有苦树增长②;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③。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④。」

【章旨】此章为「有支相续」的第三部分,即世亲所说的「相差别」的内容。「顺缘观相」则知世间众生苦难的根源。「逆缘观相」则观成「法空」以破对于「谛理」的迷恋。

【注释】①愚迷贪恋等六句此句与上述「答差别」部分的如后经文相呼应:「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澄观将其归结为五种「苦」,即「热恼」、「忧」、「愁」、「悲叹」、「苦」。而在此句中,有两个重心,即「苦」和「恼」。而此五苦众生一直具有。「涕泗」,眼泪和鼻涕;涕泪俱下;哭泣。「谘」,商议;征询。「意地」,即「意根」。②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此句是「逆观」中对于「顺观缘相」的总结。关于「苦树增长」的涵义,「苦树」是对于十二因缘的整体象征性的解释。此中,「初二」是指「无明」、「行」,「次二」是指「识」、「名色」,「次三」为「六处」、「触」、「受」,再「次三」为「爱」、「取」、「有」,「后二」即「生」、「老死」。③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此二句也是「逆观」中对于「顺观缘相」的总结。「无我所」即指「我」的作用。「无作」即无造作。「无受」即无有承担的主体。④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此五句是以「有我」与「无我」的问题作例子,结成殊胜的「空」义。关于其深刻涵义,澄观解释说:「逆观中,直显真实,性、相无碍故,为甚深缘起之观,正在于此。又『无作、作者』,即显缘生,非天、人作。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故。于此一观,已为甚深。」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由于对于第一义谛不了解,因此,有『无明』。所作业就是『行』;而『行』依止于最初之心,即是『识』;与『识』共同聚合产生的『色』、『受』、『想』、『行』等『四取蕴』即是『名色』;『名色』增长即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六境』、『六识』三事和合即产生『触』;『触』等聚合而有『受』;对于『受』产生染着就是『爱』;『爱』增长即是『取』;由『取』所产生的有漏之业即为『有』;从『业』产生的『五蕴』聚合体就是众生的出『生』;『五蕴』聚合体成熟就是『老』,『五蕴』聚合体变坏就是『死』。『死』之时就是离别世间,此时愚迷贪恋,心胸烦闷就为『愁』,流泪、询问、叹息就是『叹』,『愁』与『叹』等存在于眼、耳、鼻、舌、身『五根』就是『苦』,此『苦』存在于『意根』就是『忧』,『忧』、『苦』逐渐增多就是『恼』。」

「如此只有苦树的增长,而并无我,也无我的作用,无有作,也无有承受者。菩萨此时又产生在这样的念想:如果有作者,就有作出的事;如果无有作者,也就无有作出的事,在最真实的第一义中,有作、无作都不可得。」

【说明】关于「答差别」和「相差别」部分对于十二因缘解释的不同意义,澄观有较为复杂的解释,颇便参考,列举如后:

「第三,迷真起妄,缘相次第者,即《论》『相差别』也。《论》云:『若因缘无我,以何相住因缘集行?』谓当相名『住』,生后为『行』故。经意云,迷诸谛理,起相集耳。然『成』、『答』、『相』三,通是『有支相续』,而两重缘相,差别云何?略有五异:一、前约妄我起缘,即迷我执。此约迷谛起缘,即迷真实义。二、前约缘起,此约缘次故。前通取十因,一处共起『名色』。此中一向单说次第。三、前通三世、二世,以许十因同一世故,义取亦通五世。此唯三世,以『名色』等唯约现故;义取亦通一世。四、前文欲明三世并备,于『无明』中说有『爱』故,于现在中说『无明』故。此中三世互有隐显,不许相通。五、前为答难,此为辨相。如《论》意故。有斯五异,两处辨缘,共明相续,总破痴倒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①。』」

【章旨】此章与下一章为「别明观相」的第二门「一心所摄门」的内容。此章话语虽短,在大乘佛教中却至关重要。世亲概括其内容为「第一义谛差别」,而澄观概括为「推末归本门」。「本」为「一心」,「末」为「三界一切法」。「推末归本」也就是将三界一切法都归之于「一心」所起。

【注释】①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此句可以看作《华严经》影响中国佛教最大者之所在。世亲《十地经论》卷八解释说:「『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此观有六种: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观。二、因观。三、摄过观。四、护过观。五、不厌厌观。六、深观。是中,染依止观者,因缘有分依止一心故。」依照世亲的说法,随顺十二因缘观察三界所有法的本质,即可进入最真实的第一义谛,即性空之理。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而《论经》虽云『皆一心作意』,取能作一心,故云『第一义观』。《论》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此言则总。『转』者,起作义,亦转变义。然此一文诸教同引证成唯心。云何一心而作三界?略有三义:一、二乘之人,谓有前境不了唯心,纵闻一心但谓真谛之一。或谓由心转变,非皆是心。二、『异熟赖耶』名为一心,拣无外境,故说一心。三、『如来藏性清净一心』,理无二体,故说一心。」这是说,声闻、缘觉之人承认有法体的存在,即便是说「一心」,其涵义也与大乘佛教不同。而唯识学则以「异熟识」即「阿赖耶识」为「一心」,成立「唯识无境」的义理。而如来藏系典籍则以「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为「一心」,来成立「心」与「理」并无二体的心性之义。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所有的一切法,都是依持于一心的。』」

「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

「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章旨】此章为「一心所摄门」的第二层次「本末依持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染依止观」,澄观言「本末依持」则是言「一心」(即「本」)与三界(即「末」)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持的关系。澄澄观则在华严宗「依真起妄」义之上来解释此段经文之涵义的。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如来在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都是依于一心而成立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随顺事物而生的贪欲与心一同存在,『心』就是『识』,事就是『行』,对于『行』产生迷惑就是『无明』,与『无明』及『心』一同存在的是『名色』,『名色』增长就成立『六处』,『六处』等三部分合和就成立『触』,『触』聚集而存在就是『受』,『受』没有满足就是『爱』,将『爱』摄住而不舍弃就是『取』。那些有漏法产生『有』,『有』所起的就是『生』,『生』逐渐成熟就是『老』,『老』再变化就是『死』。」

「佛子!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①;二、与『行』作生起因②。」

「『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

「『识』亦有二种业:一、使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

「『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

「『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

「『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

「『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

「『爱』亦有二种业:一、染着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

「『取』亦有二种业:一、使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

「『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使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

「『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

「『老』亦有二种业:一、使诸根发生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③。」

【章旨】此章为第三「自业差别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因观」的「他因观」。经文从「自业」与「助成」两方面来说明了十二因缘之间的关系。「自业」也就是每一因缘自身的作用,「助成」则是辅助其后的因缘使其生起。

【注释】①所缘为「能缘」的对称,指认识之对象,为「心」、「心所法」生起之因,且被其所执取者。②生起因与「牵引因」一同构成「二因」。「生起因」,又作「生因」,指依现世恶、善之业因而直接使其起未来之苦、乐果报。此与『牵引因』都指种子能生自果之作用,其中就种子于现在具有生果作用言,称为「生起因」。③不觉知故相续不绝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解释说:「经文意显,与无明为因,则无明非无因,老死非无果,故云『不觉知故,相续不绝』。『不觉知』者,即无明也。是以十二因缘犹如寻环,如汲井轮,无有断绝。反显若能觉知,则无复生死。」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在十二因缘中,『无明』有二种作用:第一、使众生迷于所缘;第二、与『行』作生起因。」

「『行』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够产生未来的果报;第二、与『识』作生起因。」

「『识』也有二种作用:第一、使诸有相续;第二、与『名色』作生起因。」

「『名色』亦有二种业:第一、『名色』内部互相辅助使其成立;第二、与『六处』作生起因。」

「『六处』也有二种作用:第一、眼、耳、鼻、舌、身、意各自取纳属于自身范围的境界;第二、与『触』作生起因。」

「『触』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与所缘相接触;第二、与『受』作生起因。」

「『受』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领会、承受受爱、憎等等事;第二、与『爱』作生起因。」

「『爱』也有二种作用:第一、染着可爱之事;第二、与『取』作生起因。」

「『取』也有二种作用:第一、使诸烦恼相续;第二、与『有』作生起因。」

「『有』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够使其在六道之中产生;第二、与『生』作生起因。」

「『生』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生起色、受、想、行、识五蕴;第二、与『老』作生起因。」

「『老』也有二种作用:第一、使六根变异;第二、与『死』作生起因。『死』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诸『行』变迁;第二、因为不觉知的缘故(即无明),使众生相续不绝。」

「佛子!此中,『无明』缘『行』①,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

「『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

【章旨】此章为第四「不相舍离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自因观」,贯穿于其中的是「不即不离」的「中道」方法。此章同样也分为「顺观」和「逆观」两种过程。

【注释】①无明缘行通过「无明」与「行」之间的关系,可以大致掌握世亲所说的「自因观」的涵义。世亲是用「不即不离」的「中道」方法来解释十二因缘之间的关系的。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在此基础上说得更加明确:「自因观者,无明等自生因观缘事故。谓离前支无后支故,如不离『无明』有『行』等,则『无明』唯是『行』自因也。以是自故,令『行』不断;以是因故,但云助成。若唯不离『无明』有『行』,则成太即,不应言『无明缘行』。若全离『无明』有『行』,则成太离,『无明』则非『行』因故。《论》云,异则不成,不即不离则名自因。亦二义成矣。」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的意思是,由『无明』甚至『生』为缘,使『行』甚至『老死』不间断,因为辅助使其成立的缘故。」

「『无明』灭,则『行』灭;甚至『生』灭,则『老死』灭的意思是,由『无明』甚至『生』不作为缘,使诸『行』甚至『老死』断灭,因为不辅助使其成立的缘故。」

「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①。『行』、『有』不断,是『业道』②。余分不断,是『苦道』③。」

「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④。」

【章旨】此章为第五「三道不断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摄过观」,其涵义是以「三道」摄持众生流转的苦因、苦果。「三道」即「烦恼道」、「业道」、「苦道」。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注释】①烦恼道又名「惑道」,指迷惑恼乱诸法事理之妄心,即「无明」、「贪欲」、「瞋恚」等之烦恼妄惑。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过去之「无明」、现在之「爱」、「取」等三支为「烦恼道」。②业道指由妄心所发,「身」、「口」、「意」三业所作业之场所,或指有情众生苦乐果报(异熟)之通路。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过去之「行」、现在之「有」等二支为「业道」。③苦道佛教将生死流转之因果赅摄于「三道」,其中,「苦道」涵摄现在之「识」、「名色」、「六入」、「触」、「受」以及未来之「生」、「老死」等七支。「烦恼道」、「业道」、「苦道」三道互立相通,从惑起业,从业感苦,从苦复起惑,展转相通,生死不绝,故称「苦道」。④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关于此譬喻,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解释说:「如二束芦,互相依立,不能独成,则知无性,二我俱空。」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间断,就是『烦恼道』。『行』、『有』不间断,就是『业道』。十二因缘的其余七支——『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不间断,就是『苦道』。」

「前、后际分别灭除,『三道』即断绝。如此『三道』,远离我以及我的作用,只有生灭,犹如束芦,互相依持而立。」

「复次,『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于是以后,展转相续。」

「『无明』灭『行』灭者,是观待断①。」

【章旨】此章为第六「三际轮回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摄过观」,也就是通过此「观」来破除此三过。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注释】①观待断关于此「观」,澄观解释说:「因观能灭,拣自性灭,故云『观待』。然十二缘三世并备,但随化迹、隐显分三,令知过去因招今苦器,今断『爱』等,当果不生,则『愚痴』绝命于『慧』刃,『爱』焦干于『智』火,高罗四开,于『六趣』无生,超逸于八极矣。」(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无明』缘『行』者,是观察过去;『识』乃至『受』,是观察现在;『爱』乃至『有』,是观察未来。于此以后,展转相续。」

「『无明』灭,『行』随之灭,就是观待断。」

「复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①,『触』、『受』是『苦苦』②,余是『坏苦』③。」

「『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

【章旨】此章为第七「三苦聚集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不厌厌观」,「厌种种微苦,分别所有受皆是苦故;及厌种种粗苦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八)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注释】①行苦「行」为「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等五支为「行苦」。②苦苦有情之身心,本来即苦,更加以饥渴、疾病、风雨、劳役、寒热、刀杖等众苦之缘而生之苦,故称为「苦苦」。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触」、「受」等二支为「苦苦」。③坏苦又作「变异苦」,是指对所爱之人或物,因死亡破坏之变化所生起之苦感。又身中「地」、「水」、「火」、「风」等「四大」互侵、互坏之苦,也称为「坏苦」。此外,诸可意之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也称为「坏苦」。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爱」、「取」、「有」、「生」、「老死」等五支为「坏苦」。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等五支为『行苦』,『触』、『受』是『苦苦』,『爱』、『取』、『有』、『生』、『老死』等五支为『坏苦』。」

「『无明』灭『行』灭等等,是『三苦』断。」

「复次,『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者,以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是。」

【章旨】此章为第八「因缘生灭门」的内容,也即世亲所称的四种「深观」的前两种,其主旨为:「谓四句求缘,皆无有生,无生而生,故曰『深观』。此门明不自生,不他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无明』缘『行』的意思是,从『无明』因缘能够产生诸『行』。『无明』灭随即『行』灭的意思是,因为无『无明』,诸『行』也不存在。十二因缘其余数支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又『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①;『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②。余亦如是。」

【章旨】此章为第九「生灭系缚门」的内容,也即世亲所称的四种「深观」的第三种(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其主旨为:「明不共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注释】①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系缚」,指众生之身心被烦恼、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 ,长时流转于生死之中。②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所谓「灭」,仅仅是系缚的灭除,而非实体的生灭。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还有,『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十二因缘其余数支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又『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者,是随顺尽灭观。余亦如是。」

【章旨】此章为第十「无所有、尽观门」的内容,也即世亲《十地经论》卷八所称的四种「深观」的第四种,其主旨为:「非无因作,随顺有故。」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还有,『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随之灭者,是随顺尽灭观。十二因缘其余数支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说明】「不住道相胜」的第二层次「别明观相」即「缘起观」。经文本身是以十门来阐述的,现总结说明如后:

第一门,「有支相续」。此门经文讲得较为复杂,又分为四层次:其一,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称其为「辨定无我」,其内容为:「双举解惑,释成无我故,则知缘集但是妄我。」「双举」则指「反举」和「顺举」。其二,澄观称其为「倒惑起缘」,澄观则将其又分为三部分:「初,明倒惑,顺起染缘。二、『此因缘故』下,正智逆观,结酬无我。三、『菩萨如是』下,就人结观。」「顺缘」也就是观染法的生起,即以十二因缘解释世间众生轮回六道的根源。「逆观」则观染法之还灭。菩萨由此顺、逆观察缘起之相以证成「无我」。其三,即世亲所说的「相差别」的内容。「顺缘观相」则知世间众生苦难的根源。「逆缘观相」则观成「法空」以破对于「谛理」的迷恋。

第二门,「一心所摄门」。此门在大乘佛教中却至关重要。又分为二:其一,澄观概括为「推末归本门」,「本」为「一心」,「末」为「三界一切法」。「推末归本」也就是将三界一切法都归之于「一心」所起。其二,「本末依持门」,「本末依持」则是言「一心」(即「本」)与三界(即「末」)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持的关系。澄观是在华严宗「依真起妄」义之上来解释此段经文之涵义的。

第三门,「自业差别门」。经文从「自业」与「助成」两方面来说明了十二因缘之间的关系。「自业」也就是每一因缘自身的作用,「助成」则是辅助其后的因缘使其生起。

第四门,「不相舍离门」。贯穿于其中的是以「不即不离」的「中道」方法来诠释十二因缘。

第五门,「三道不断门」。其涵义为「三道摄苦因、苦果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八),「三道」即「烦恼道」、「业道」、「苦道」。

第六门,「三际轮回门」。此门的主旨是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角度来通观十二因缘。

第七门,「三苦聚集门」。其主旨为「厌种种微苦,分别所有受皆是苦故;及厌种种粗苦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八)。「三苦」为「行苦」、「苦苦」和「坏苦」。

第八门,「因缘生灭门」。其主旨为:「谓四句求缘,皆无有生,无生而生,故曰『深观』。此门明不自生,不他生。」

第九门,「生灭系缚门」。其主旨为:「明不共生。」

第十门,「无所有尽观门」。其主旨为:「非无因作,随顺有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八)

另外,此「十门」各有「顺」、「逆」二观。关于其涵义,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说得最明快:「顺观,大悲,不住涅槃。逆观,大智,不住生死,故名『不住道』。」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十种逆、顺观诸缘起。所谓:有支相续故,一心所摄故,自业差别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过去、现在、未来故,三苦聚集故,因缘生灭故,生灭系缚故,无所有、尽观故。」

【章旨】此章为「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胜」的第三层次「结成观名」的内容。其主旨为总结前述经文所言的十种缘起观。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如此十种角度逆、顺观察缘起。这十种是:有支相续门,一心所摄门,自业差别门,不相舍离门,三道不断门,观过去、现在、未来门,三苦聚集门,因缘生灭门,生灭系缚门,无所有、尽观门。」

【说明】「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胜」的内容至此金刚藏向会众宣讲完毕。「不住道行胜」的主旨为「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此部分的涵义是第六「现前地」的核心内容,但解释起来却较为复杂。注译的前述部分为避免滋蔓,主要是以经文「结成观名」部分的十门来归纳揭示其涵义的。而世亲在《十地经论》中另外有两种贯穿于十门之中的解释系统,鉴于其在中国佛教中的重要性,特在此加以补充说明:

从「不住道行胜」的「总显心境」部分,世亲总结出可以贯穿解释「不住道行胜」的「三观」,即「一切智观」、「大悲随顺观」、「一切相智观」。「一切智」是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大悲随顺观」即指菩萨以「一切道相智」来观察众生,「一切道种智」即菩萨所具的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一切相智」又作「一切种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

而此「三观」与十门的对应关系为:

第一,「一切智观」将十门又归摄为三段:「一、『成、答、相差别』,此摄十中初门。二、『第一义差别」,摄经第二门中之半。三、名『世谛差别』,摄余八门半。所以分三者,初一,显妄我非有;后二,显真俗非无,真辨缘性,俗明缘相,义理周备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

第二,「大悲随顺观」将十门又分为四层次:「一、『观众生愚痴颠倒』,摄十门中第一门。二、『余处求解脱』,摄第二门。三、『异道求解脱』,摄次四门。四、『求异解脱』,摄后四门。此之四观,初一,就情彰过。后三,就法辨非,于中,二是所依理,非对彼正理,名所取我以为余处。三是所依行法,非举其法,非明其行失;后一,明所求果,非以苦欲,舍苦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

第三,「一切相智观」,将十门又归摄为九个层次:「一、『染净分别观』,摄初半门。二、『依止观』,摄初门后半及第二门。三

公众号二维码
上一篇:15、无遮大会  回目录  下一篇: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