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还是失败 唐修《晋书》之谜

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贞观年间所修诸史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官修史书。在它修成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它的研究和评价一直源源不断,那么,它究竟是不是一部成功的史学著作呢?

根据史书的记载,唐太宗为了“览古今之失,察安危之机”,于贞观年间下令重修晋史。此书不仅由当时的宰相房玄龄监修,唐太宗更是分别在书中的《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和《王羲之传》这四篇文章之后亲自写了史论,总结两晋灭亡的历史教训,说明自己维护皇朝政治稳定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必要性。《晋书》在令狐德棻、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等众多具有较高史学和文学修养的修撰者的共同努力下,大约于两年半之后完成,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然而从它完成之日起,学者们对它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

最早正规批评《晋书》的,可能要数唐朝的刘知几了。他认为,《晋书》采用了很多诸如《语林》、《世说新语》、《幽明录》、《搜神记》等诙谐的小说资料,所以它只是一本“取悦于小人”的史书,真正有学问的人对它是不屑一顾的。《旧唐书·房玄龄传》中也说当时参加修撰《晋书》的大多是一些文人雅士,喜欢引用一些奇闻逸事,所以书成之后,“颇为学者所讥”。而《四库全书总目》中更是指出,唐人修成《晋书》之后,以前两晋及南朝一些史学家所写的晋史差不多统统亡逸,这样一来就使得想要考察晋史的人缺少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而最早对《晋书》持肯定意见的,是北宋所修的《册府元龟》,书中认为《晋书》“莫不博考前文,旁求遗逸”,并且能“举其精要”,对于晋代的文集也是“罔不毕记”。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则首先肯定了《晋书》在“博采众家之长”上胜过了以前的晋史,并且在载记方面“简而不漏”、“详而不芜”。而后又进一步肯定《晋书》收录了很多表、疏、赋,颂等原始文献,为人们考察当时社会中的营竞、谈虚、选举之弊等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有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对于《晋书》价值的讨论做了一番总结。大致概括出《晋书》有五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和三点值得深思的缺陷。五条优点分别是:

首先,对两晋错综复杂的历史格局,能够较为完整和系统地表述出来。在两晋一共156年的时间里,经常是战乱不断,政权林立。两晋时期,由于很多国家时兴时亡,政权更替无常,所以这一时期所包含的国别特别多。而要记清楚每个国家的族别、地域、成立和灭亡的时间、主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等,是一件异常繁复和浩大的工程。唐朝的修撰者们经过一番探索后,创立了一种兼具纪、传、志特点的全新的“载记”体,既以两晋历史为主线,又把其他各国政权摆在适当的地位,完整地记录了各个偏霸政权的兴亡。

其次,内容相当详尽。唐初距离两晋的时间比较近,所以当时可以看见的有关晋史的资料自然相当多。据考证,史家在修撰《晋书》时,光参考两晋及南朝一些史学家所写的晋史就多达23家。因此,《晋书》在史事完整、史料详尽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晋史。比较典型的如《裴秀传》中记载的《禹贡地域图序》,保存了我国最早的地图绘制方法。又如《束皙传》中,记录了《汲冢书》的发现和整理过程。这些都是有关文物、文献的重要史料。另外,《晋书》中“志”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它的“十志”从汉末写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国志》无志的缺陷,而且“本末兼明”、“极有伦类”,可以和《五代史志》相媲美。“十志”中有不少是出于当时的名家之手,比如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就是由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李淳风亲自撰写而成的。

第三,突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晋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古代儒家提出的大一统的思想。全书以两晋政权为正统,以十六国为偏霸的“载记”体,正是大一统思想在史著编撰方面的体现。可以说,“载记”体的运用,解决了汉族正统中心与胡 族偏霸政权融于一体的难题。《晋书》对于大一统思想的维护,对我国古代国家的富强和统一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四,对民族关系的处理比较公正。与以往的史书不同,《晋书》在“华夷一家”的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在民族关系的处理上比较公允。虽然在“载记”中有“僭伪”的字样,但是无论是从字数分配,还是从内容繁简,抑或是类传人物的选择上来看,史家在实际叙述的过程当中,都是将东晋和十六国基本放在同等地位的。因此《晋书》不仅全面地再现了十六国时期130余年的中国北部的历史,而且也表明了这段历史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第五,叙事头绪清楚,主次分明,行文简而不漏,详而不芜。《晋书》在文学价值上,不仅对《史记》和《汉书》的文学传统有所继承,而且还带有魏晋时期文艺隽永、幽默、诙谐、风趣的时代特征。比如《姚弋仲载记》中对羌族骑兵首领姚弋仲粗鲁率直、真诚无欺的表情和神态的描述。还有在《刘伶传》中,只用了200多个字,就将一位不贪图虚荣和利益,任情放远、风流 潇洒的名士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总结出的《晋书》的三点缺陷是:

首先,《晋书》在体例上不够规范,很多内容前后重复。根据史料的记载,唐初参与编写《晋书》的人多达二十多个,因此他们各自在编撰时很容易犯下重复或前后矛盾的错误,再加上编成之后,没有名家做总体性的加工和修订,所以书中错误不少。

其次,《晋书》在史料的考证和判别上也存在不少失误。

最后,《晋书》中有比较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比如《杜皇后传》中说杜皇后从小就没有牙齿,所以长大以后,没有人敢向她求婚。然而等到皇帝选妃的时候,她的牙齿居然在一夜 之间全都长齐了。不过学者们认为,这样的记载虽然不可否认是《晋书》的一大败笔,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崇拜鬼神的文化风尚,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文化心态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为此,也不能对它的价值一概否定。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晋书》的缺陷不少,如编纂上缺乏统贯,各部分不能协调一致,致使前后重复,彼此有失照应,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不少。取材上往往把与历史毫无关系的庸俗的异闻轶事写入书中,文笔“竞为绮艳,不求笃实”。思想上卖力地为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而说教,有些论赞议论不当,批评失实。也有人提出了更为严厉的批评,认为此书校阅不细,大事漏载,义例不精,史事和史事发生的时间多有失误,文风不佳。

从以上学者们概括的情况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唐修《晋书》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那么唐初史学家们对于晋史的重新修撰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相信每一位看过《晋书》的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结论。

(杨英姿)

公众号二维码
上一篇:两位男宠 张易之、张昌宗死因之谜  回目录  下一篇:多才多艺 《霓裳羽衣曲》创作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