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使者 鉴真和尚双目失明之谜

鉴真和尚是中日文化交 流的使者,历经六次努力终于实现东渡愿望。他把佛教律宗、建筑、雕塑和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 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至今仍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怀念和爱戴。尤其令人尊敬的是,鉴真和尚东渡前双目可能已经失明。1962年是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为纪念这位中日交 流的伟大使者,我国诗人郭沫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大海。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情。

鉴真出生于扬州江 陽县,14岁出家到扬州大云寺为僧。由于他勤学苦练,得到名僧的指导和教诲,年纪轻轻就成为佛门高徒。他曾先后赴洛陽、长安等地深造,对佛教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从26岁开始讲授戒律,据记载,听他讲经和由他受戒的弟子竟达四万余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享有盛名。他还组织僧侣精心抄写经书33000卷。742年,应前来中国留学的“学问僧”荣叡和普照的劝请,决心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在12年的漫长岁月里,鉴真先后五次东渡日本,旅途历尽艰难险阻,在最后一次东渡中双目失明,但他的决心却丝毫不动摇。753年,他排除了种种困难,终于胜利地到达日本。鉴真于753年十二月二十日抵达鹿儿岛县川边郡。翌年正月十六日,朝廷敕令迎接鉴真一行入京。鉴真一行由大宰府乘船经濑户内海于二月初在大阪湾登陆。随后进入奈良县(当时的河内国)。天皇的御使安宿王迎鉴真于罗城,热情陪送到东大寺内。三月,当时的孝谦天皇的御使吉备真备,前往东大寺会见鉴真时,宣读天皇口敕:“大德和尚,远涉沧波,来投此国,诚副朕意,喜慰无喻。朕造此东大寺,经十余年,欲立戒坛,传授戒律,自有此心,日夜不忘,今诸大德,远来传戒,冥契朕心。自今以后,授戒传律,一任和尚。”不久,天皇又敕授鉴真为“传灯大法律”,并向他赠送了礼物。对于一个僧侣,以如此隆重的礼遇相迎,在日本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鉴真在一片热烈的欢迎声中,开始了紧张的授戒活动。当年三月,在东大寺卢舍那佛像前建立戒坛。尽管他已双目失明,但仍凭其惊人的记忆力纠正了当时传至日本经书中的不少谬误。由于他学识渊博,深得厚望,孝谦天皇于756年任命鉴真为大僧都,管理佛教界的政务,成为日本佛教界的五大领袖之一。至758年,被授予“大和尚”的崇高称号。759年,孝谦上皇、纯仁天皇将位于奈良城右京的旧宅赐给鉴真。在此基础上,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并修建了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由金堂、讲堂、文殊堂、不动堂、地藏堂、御影堂、经藏和钟楼等建筑组成。其中供奉的佛像,不是由他们亲手雕刻制作的,就是他们从唐朝带来的。如雕白旃坛千首像、绣千首像以及千手观音等都是他们带来的。这座寺院开始称“建初律寺”。759年八月初一新殿落成,孝谦上皇手书榜额“唐招提寺”四字,从此就以此为寺名。它成为日本最早修建的传播律宗的寺院。无论寺院的建筑以及佛像的塑造,在形式、结构和技巧、艺术等方面同以往的寺院比较,有了新的发展。这座寺的金堂是那个年代一直保存到今天的最完美的建筑物,是保存到今天最完美的天平时代的佛殿。它的结构装饰,足以代表当时最新颖的样式和技巧。

一千多年来,唐招提寺保存得很完整,甚至连外形也未作变动。今天人们可以在御影堂内看到双目失明的鉴真的干漆坐像。这尊由鉴真弟子雕塑的雕像,已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从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对鉴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传统观点认为鉴真在第五次东渡失败后双目失明,其根据是日本人真人元开撰写的《唐大和尚东征传》。书中记载鉴真自广州到达韶关时,“频经炎热,眼光暗昧,爰有胡 人言能治目,请加疗治,眼遂失明”。因此一些主要的史书都认为鉴真第六次东渡时年已七旬,双目无法看清东西了。不过后人在叙述这件事时对鉴真失明的原因讲法不统一,有人认为是发炎所致,后来治疗不及时,遂导致了失明。有人认为是中暑毒而失明的,有人认为是身染重病而失明的,有人认为是积劳成疾而失明的,有人认为是哭瞎的。

鉴真和尚果真是双目失明了吗?有人对鉴真在东渡日本时是否双目失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鉴真到日本后,晚年可能曾有失明的情况出现,但说他到日本之前已经失明,不太可信。

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在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对此事提出了质疑(当时未公开发表,后此文发表于1980年第4期的《社会科学战线》上)。他认为“鉴真和尚到日本后,晚年曾失明或有之,谓鉴真和尚未到日本前已失明,则殊不可信。”理由是鉴真失明一事,《宋高僧传·鉴真传》等中国史书均未记载,仅据日本的《唐大和尚东征传》上的一句话作为孤证,论据尚不充分。即使是《唐大和尚东征传》,它对鉴真在日本十年的传法和生活的记载中,均未提到他因双目失明而感到不便的事情。理由之二,鉴真从韶州来到江 宁时,他的弟子灵祐是不可能当着“双目失明”的老师说出“盲龟开目”,陈垣认为“似不合情理”,因为弟子不可能对着老师说出这等有损于鉴真形象的不敬之语的。所以,鉴真失明一事是令人怀疑的。中国学者认为成书于八、九世纪之际的日本史书《续日本纪》,对鉴真的事迹记载也有可疑之处。该书卷24天平宝字七年(763年)五月戊申条说,在天宝七载渡海失败后,由于随行的日本僧人荣叡亡故,鉴真因此而“悲泣失明”。根据这种说法,鉴真的双目是哭瞎的。史学家陈智超先生是陈垣先生的后人,他对鉴真失明一事也表示出了怀疑。他认为《续日本纪》所记载的鉴真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鼻辨药“一无错失”,或许是可信的,但仅凭他的记忆力来校正数百万言的经论而且一字不差,这完全可使人有理由怀疑他是否双目失明了。陈智超先生又介绍日本正仓院中现在保存有一张《鉴真书状》,据说是鉴真的借书条。借书条上的书法为唐人风格,值得注意的是,书法字迹端正整齐,其中涂改重写的地方位置与原字完全相合。这是一个盲人能做到的吗?如果这张借书条确实是鉴真的真迹,那么这反而可以作为鉴真眼睛未瞎的物证。

一些日本学者认为《唐大和尚东征传》所说的“眼光暗昧”是指鉴真患有老年性白内障。其中“胡 人言能治目,请加疗治”的话是鉴真请了阿拉伯医生施行针疗法治疗,由于手术后的感染而引起病情恶化,即所谓“眼遂失明”,但还能分辨出字迹。如此说来并没有完全看不出。日本学者田中块堂认为鉴真到日本时还没有完全失明。

这些根据为数不多的现有史籍对鉴真的眼睛所提出的种种质疑和解释,使人将信将疑。在没有新的史料的进一步发掘出以前,这个问题看来只能成为一个悬案。

(赵航)

公众号二维码
上一篇:两位男宠 张易之、张昌宗死因之谜  回目录  下一篇:宁为有闻而死 柳宗元好佛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