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经营 紫禁城营建年代之谜

唐代诗人骆宾王曾说过:“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可见皇帝的居处充分显示了惟天子独尊的威严和气势。北京紫禁城是我国明清两朝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国家典仪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是世界古代宫廷建筑中的佼佼者,可是关于它的营建年代却有多种说法。 就像长城不是一朝一代建成的一样,紫禁城也并非完成于一朝一夕。史书上记载明永乐帝营建紫禁城的年月,有说是永乐四年,有说是永乐十四年,有说是永乐十五年,还有的说是永乐十八年。全面追溯紫禁城的历史,可以发现,紫禁城的营建其实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上述各个时间,都是紫禁城营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历史上永乐皇帝营建宫城共有三次,最后落成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紫禁城。再说严格一点,远在永乐皇帝以前,北京城已经在金和元的营建之下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营建的宫城正是后来明清两朝紫禁城的雏形,假如没有金和元时在北京建造的宫城,或许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紫禁城。据《金史》记载,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金帝完颜亮役使民工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于燕京营建新都,历时两年建成。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三月,“以迁都诏中外,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北京成为一代王朝的首都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中都仿照北宋都城汴梁规制,建有宫城、皇城和大城三重,宫城位于皇城中央,有九重三十六殿,“宫阙壮丽,延亘阡陌,上切霄汉,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语)。元代继续建都北京城,改称大都,从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起到至元十三年,元在金国的基础上对大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日下旧闻考》引《析津志》记载:都城内“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通”。在太液池(今中海、北海)东西两岸则是宏伟壮观的宫殿群,东为皇帝起居的大内,西为西宫,包括太子居住的隆福宫和太后居住的兴圣官,大内与西宫分布在皇城中轴线的左右两边。元代的大内后来在明初被改建为奉天三殿,为永乐皇帝巡幸北京时的皇宫,不过它并不是今天的紫禁城。1368年,明灭元后定都应天(今南京),大都改称北平府。永乐皇帝朱棣夺取帝位后,有意迁都北平,于是于永乐四年(公元1404年)开始在北京营建宫殿,将元大内的前朝大明殿改建为皇帝行在官署奉天殿,永乐皇帝即在这里受朝,大明殿的后殿则被改为谨身殿。但这只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举,永乐皇帝的最终设想是要建造一组能够反映奉天承运、敬天法祖的皇宫建筑,从而既体现古代宫廷建筑的规制设想,又能展示自己的统治思想。因此,就在营建北京宫殿的同时,他还组织了大量人力分赴全国各地采伐优质木材,并命北京、苏杭一带的御窑烧砖炼瓦,筹工备料,为大规模营建皇宫做准备。永乐十二年,永乐皇帝命人在元大内的东南处开挖南海,这标志着营建紫禁城的规划正式敲定。永乐十四年十一月,永乐皇帝又下诏,命群臣商讨营建北京宫殿之事。次年,将元西宫改建为临时皇宫,设奉天殿,拆除了原先的奉天三殿建筑群(即元大内),并征集了全国十万工匠、百万夫役营建新皇宫及皇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九月初四日,这座九重宫阙的主要宫殿基本完成,从准备到完工共历时十五年。十一月,永乐皇帝发诏宣告皇宫告成,明年正月初一御新殿受朝贺,同时正式以北京为首都,南京作为陪都。与元代的大内、西宫等皇宫建筑相比,明代的皇宫在其旧址上向东南方向稍作移动,但大部分仍重合在-起。稍许移动的原因,是因为改朝换代所致,新朝不可能沿用旧朝的龙脉,所以皇宫的位置自然必须作移动,元代取西山龙脉至城内作为皇宫的中轴线,明代则取北郊黄土山(即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龙脉至城内作为中轴线。但不知是巧合还是科学家和工匠们精心测算的结果,明代紫禁城的中轴线不光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它恰巧也是地球的中央子午线。

皇宫建成之后,当时并不叫紫禁城,因为明初时并未划分宫城和皇城,均统称为“皇城”。正统皇帝时将宫城称为“内皇城”,而将外禁垣称为“外皇城”,到了嘉靖皇帝时,始将宫城改称为“紫禁城”,外禁垣则称为“皇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以北极星为中枢的一组星群称为紫薇星垣,并认为紫薇星垣恒居所有星体的中央,是天上帝王的居所,因而把紫薇星垣称作“紫宫”,有“紫薇正中”之说。这样,紫宫就具有了尊贵、天之枢的含义。而皇帝号称天子,乃天上帝王之子,是人世间最尊贵的,其所居住的皇宫自然就是全国的中枢,永居紫宫,四方归顺,这当然是封建皇帝最大的理想了。加之对一般老百姓来说,皇宫戒备森严,是绝对禁入之地,所以就被称为“紫禁城”。清朝也沿用了这个称呼。明代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城墙高11米,长3000多米,墙外又有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城墙四角矗立着风格绮丽的角楼。紫禁城的整个规制体现了《周礼·考工记》“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设想,前部(南城墙)的左侧是祭祀祖先的太庙,右侧是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社稷坛;同时“前朝后寝”,紫禁城的前部(南半部)即外朝,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及两翼的建筑群,是皇帝处理朝政和举行各种国家盛典礼仪的地方,后部(北半部)即内廷,以乾清宫、交 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是皇帝及其后妃们生活的地方。紫禁城以北则有进行交 易的集市。紫禁城又是前水后山的布局,前有天安门 前的外金水河及太和殿前的金水河,后有人工堆成的五十余米高的万岁山煤山(清朝改称景山),形成背山面水、山环水抱的吉祥格局。城内的主体建筑皆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排列,两侧建筑依次对称向左右展开,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两侧的建筑低矮简单,通过这种反差来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等级观念。这条中轴线贯穿皇宫南面正门午门、三大殿、后三宫,经皇宫北门神武门,向南一直到皇城正门天安门 、外城南门永定门,向北则沿景山、钟楼至鼓楼。中轴线上的太和殿正巧位于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民国后称中华门,原址在今人民英雄纪念碑一带)至景山的黄金分割点上。紫禁城建成之后,明清两朝又曾多次对其重修和扩建,但始终保持了原来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紫禁城大多是清初时重建的,明代营建的紫禁城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了。走进皇宫正门午门,过内金水桥,迎面矗立的高大威严的奉天殿等三大殿重建次数最多,建成后不到百日即发生火灾被烧毁,正统六年底(公元1441年)复建。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三大殿又遭火灾,四十一年再重建,改称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前三殿再次被毁于火,至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完成重建。李自成进京时再次被毁,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建后改称太和殿(一般人称之为“金銮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修,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再次重修,将太和殿由面阔九间改为面阔十一间,经过近三年施工,始成为现在的规模。内廷正殿乾清宫也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毁于火,十六年复建,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又被烧,重建后再于明末被毁,清顺治十二年重建,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和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又两次重修过。此外,午门重建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承天门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改名为天安门 ,乾隆时还兴建了宁寿宫等。

公众号二维码
上一篇:跪乎不跪 乾隆接见英国使臣之谜  回目录  下一篇:殿宇的海洋 故宫9999间半房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