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混杂 宣德炉真伪之谜

明宣宗于宣德三年(1428年)下令工部铸造宫廷和宗庙用的各种鼎彝。当时负责铸造的是工部尚书吴中,太监吴诚监督,一次性铸造了大批鼎彝,除了皇宫内各宫各殿以及各部衙门配置了符合礼制的鼎彝外,还赐给各名山寺院。由于这批鼎彝选料精,铸工精,“宣德炉”就成了天下名器。又由于宣德炉都用于皇家,人们极难得到,于是出现了仿制品。到嘉靖、万历年间,铸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宣德炉”随处可见,仿制之风延续到当今社会,为宣德炉的鉴定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明朝建立之初,庶事草创,宫廷中所用的礼器或者铸造不精,或者阙如。嗣后又发生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取政权后定都北京。北京宫廷中所用礼器也是粗率的,或者沿用元朝器皿。及朱棣的长孙宣宗朱瞻基即位后,明朝已经经历了60年的历史,天下太平,海内富足。明宣宗于宣德三年(1428)下令工部铸造宫廷和宗庙所用的各种鼎彝。当时负责铸造的是工部尚书吴中,太监吴诚监督。先由礼部参考了宋代的《考古图》、《宣和博古图》等图书,又根据宫中所藏的柴、汝、官、哥、钧、定各窑的瓷器,绘制成器物图,加上所用工料的预算,进呈皇帝批阅。经批准后,雇用工匠,一次性铸造了大批鼎彝,除了皇宫的各宫各殿各部衙门配置了符合礼制的鼎彝外,还赐给各名山寺院。由于这批鼎彝选料精、铸工精,“宣德炉”就成了天下名器。又由于宣德炉都用于皇家,人们极难得到,于是仿制宣德炉就能获得厚利,到嘉靖、万历年间,铸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的“宣德炉”随处可见,有的仿制得比较精良,有的则粗制滥造,仿制之风延续到当今社会,以至于为鉴定宣德炉的真伪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当宣德皇帝览阅大臣们呈报的用料单时大吃一惊。原来用料单开列着:暹罗国进贡的洋铜39600斛;赤金800两;白银2600两;倭国白水铅17000斛和黑水铅8000斛;日本生红铜1000斛……其他点色用的各种矿石也多得惊人。宣德皇帝于是下令再度核算,至少得减去二成。吴中和吴诚接到圣谕后立即着手裁减,重新造出清单,并对所有开列的用料逐一作说明,如“三佛齐国紫啡石原册三百斛,裁减六十斛,实该二百四十斛。此石作鼎彝点染紫葡萄斑色用”。新造的清单经皇帝批准后,于宣德三年五月初一日开始领料、做铸造的准备工作,六月十五日开工,十一月完工,共造3365个大小不同、形制有异的鼎彝,并造清册进献。清册对于鼎炉的形制、大小、分量、色泽、图案及存放的地点等都作了交 待,比如:“太庙奉先殿七代帝后共十四位,供奉‘子子孙孙万年无疆鼎’十四座。仿《绍兴鉴古图》式,鼎式四方,高一尺二寸四分,耳高二寸一分,口方径一尺四寸,腹深七寸,足高一寸六分。十二炼洋铜铸成,周身熟棠梨色。腹间铭字,填以黄金;四铺千乳,填以白银。以供列圣几筵。伏愿圣子神孙,万万年蕃衍无疆云。”文中所云“十二炼”指经过十二次提炼。据说铜材在经过反复提炼后,会发出珠光宝气。除了在同一处陈列的鼎炉是相同的以外,各处及各种不同用处的鼎炉各不相同。最高级的鼎是“十二炼洋铜,周身赤金纯裹”,最低级的恐怕是用于御厕的深腹鼎,乃是不施金的藏经纸色。总之,三千多件鼎炉彝器形制繁复、色泽多种、图案有异,实在难以说得清楚。这一批鼎彝铸成后,吴中和吴诚等人都得到宣德皇帝的嘉奖,同时,宣德皇帝还要求他们利用剩余的材料加铸甫、簋、壶、尊、俎豆等器皿。

宣德炉投入使用后,马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据说第一批仿制品出现于宣德五年,仿制者为曾经参与宣德炉铸造的吴邦佐。有人说他窃取了剩余的材料进行仿制,可是皇宫的东西是不易窃取的(王朝灭亡时是例外),再说,窃取的材料岂敢堂而皇之地落上名款;有人说他网罗了那批工匠,用一般的铜材进行多次纯炼后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过,这批仿制品都铸有“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吴邦佐造”或“工部员外臣李澄德监造”的楷书款,仿制得比较精良。其后,不管掌握宣德炉铸造技术的,或仅知一般的铜器铸造技术的,都在仿制,而且仿制的数量越来越多,以至于形成了仿制的派别,北京的仿制品为北铸,河南的仿制品称为南铸,苏州仿制的即为苏铸。明朝灭亡时,不仅在南京各衙门的鼎彝宝器被窃,而且在北京故宫中的许多皇家器具也大量被盗。由于真的宣德炉也流传到民间,既促使收藏家产生以重金求购的欲望 ,更为造伪者大开方便之门。于是鱼龙混杂,更加真假难辨了。1979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的“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中陈列着一件宣德炉,侈口小圆唇,扁鼓腹,桥耳,三个锥形足。炉身为暗紫色,间有茶色云纹斑,器表通体鎏金和贴有大小不等的赤金片。从三个锥足的跟部可以见到炉本身的铜质所呈的金光色。炉的外底正中有1.9×2.5厘米的、扁方的、陽文“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根据这些特征,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现存宣德炉中比较好的一个,甚至可以认为是明朝宫廷中流传出来的。可是也有专家认为此件宣德炉不过是仿制得比较好的,离开真宣德炉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有的专家甚至认为现存的宣德炉没有一件是宣德三年工部所造的。当然,也有专家认为至今已经不存在宣德三年所造鼎炉的观点有失偏颇,无法辨别真假的观点也是一种无知。当时所造的3365个鼎炉不可能一件也不存在,只要我们按照当时的礼部尚书吕震所编的《宣德鼎彝谱》去认真查找,不仅北京故宫就可能有,台湾故宫也可能有,明十三陵更可能有。笔者就在青海省的瞿昙寺见过圆形鼎状大香炉,就是宣德皇帝赐予的,器表“商金”(即包金),或有斑驳,但至今仍然通体黄亮,并可以从斑驳处看到炉体的铜质也是金黄色的。

公众号二维码
上一篇:镇山之宝 中岳庙玉如意去向之谜  回目录  下一篇:失而复得 黄金编钟重见天日之谜